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 第14章 北歐海盜——“海洋霸主”維京人2(1/5)

作者:肖飛字數:18734更新時間:2023-10-28 01:37:08

    1、維京人溯源

    維京人的龍頭船

    在大航海時代來臨的幾百年前,就曾有一個民族的船隊到達“新大陸”;公元9世紀之前,北大西洋上的冰島和格陵蘭島都還是未開發的土地,直到被這個民族發現。

    中世紀初期,來自北歐的他們使得整個歐洲為之戰栗。因而,在後人的敘述中,深受其害的人們往往將其描述成無惡不作的海盜,卻忽略了他們的功績:移民冰島、發現格陵蘭、比哥倫布早500年到達美洲……

    他們是航海家,也是侵略者;是商人,也是海盜;是高明的造船工匠,也是鋌而走險的探險分子;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

    這個民族是英雄和戰鬥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做“維京”。

    維京民族,一個似乎隻在傳說中存在的民族,然而卻真真實實存在著,存在於歐洲大陸北部斯堪的納維亞的風雪和嚴寒中……

    如果一邊旅行一邊打劫的人們認為,是地中海拉開了世界海盜史的序幕的話,那麽,北歐海域則見證了世界海盜史的高潮。如果說,地中海的海盜都是“散戶”的話,那麽,北歐的海盜則是這個行當的第一個“品牌”。

    維京人(Viking)就是北歐海盜,又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是最後一支威脅歐洲的蠻族部落。他們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的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代”(VikingAge)。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從18世紀的傳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來源於古代北歐人的古北歐語,“vik”的意思是“海灣”,“ing”的意思是“從……來”,加起來“維京”的意思就是在海灣中從事某種事,“vikingr”就是在海灣中從事這種事的人。另一種說法認為它是來源於古英語“wíc”,意思是“進行貿易的城市”,因為後來部分維京人定居到不列顛島,並和當地人進行貿易。

    “vikingr”這個詞曾經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古代廬恩文石碑上麵,在冰島的土語中也意味著“海上冒險”。在英語中,“wicing”這個詞首先出現在公元6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意思就是海盜,但當時英國人並沒有將北歐海盜稱為維京。在中古英語中,“維京”這個詞已經消失了,但18世紀時又重新出現在傳奇故事中。到了20世紀,“維京”不僅指海盜,意義擴展為指整個斯堪的納維亞人,並出現許多新詞如“維京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

    由於後來斯堪的納維亞人沿著俄羅斯的河流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拜占廷帝國,並在河流沿岸設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後人將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商人也稱作“維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也被說英語的人稱為“維京”。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斯堪的納維亞人都是海盜,他們和其他地區的歐洲人一樣也是農民、漁夫和獵人,他們為防止海盜入侵也成立了艦隊。將所有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都稱為“維京”會造成混淆。

    最早見於曆史記載中的維京海盜,是記錄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的襲擊,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征稅的官員。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以後200年間,維京人不斷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沿著河流向上遊內地劫掠,曾控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和裏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過波羅的海,並遠征俄羅斯,到達基輔和保加爾。有些船隊遠航至裏海,前往巴格達與阿拉伯人做生意。而更為著名的一支維京人則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髒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不列顛半島,並且還向歐洲大陸進行侵擾。“維京”(Vikings)一詞便帶有掠奪、殺戮等強烈的貶義。身為異教徒的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殺害教士和掠奪教會的財產。一般人都會懼怕於他們的無情和殘暴,他們就像來自地獄的魔鬼。

    傳說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穿著野獸皮毛製成的皮革衣服,渾身肮髒,濃密、蓬亂的長頭發和紅色的大胡子混在一起,用人的頭蓋骨作酒碗。實際上,除了曾經在古石刻中發現古代北歐人歡慶時確實頭戴有角的頭盔外,其他都不正確。古代北歐語言中“skal”的意思是“酒碗”,卻被不正確地翻譯成拉丁語“頭蓋骨”。此外,維京人喜好清潔(相對其他古代人)在曆史上是有記載的。

    傳說維京人的身材非常高大。有現代學者進行過研究,認為維京人身高大約是168至174厘米。與現代西方人比起來,這不算很高。但跟當時的人相比,這確實是非常高的,大概與其遺傳基因有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