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八章:兩件事 上(2/4)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9744更新時間:2020-05-19 01:39:47

    人家洪武前期說不準才隻有三五百畝地,卻要繳五萬畝的糧稅。

    說句不好聽的,總產值還沒有糧稅高呢。

    這就是朱允炆擺了明的坑他三大家了,戶部丈量的時候,三大家不是沒有拿當年的田契來說事,來證明他們家每年的土地數額,關鍵是戶部不認啊。

    皇帝金口玉言的說過了,以你今朝的田產數來定三十五年的總合,有冤的話,夠種去找皇帝伸去,我們戶部隻管量,丈量完之後給你們報一個總數,你們就可以按照這個數老實繳納了,少一兩糧食都不行!

    雖然說三十萬石糧食換算下來不過十幾萬兩,但三大家也不是老孔家那般,他們又不養土匪,這些年的家底子就算也有不少,也架不住一下拿出這麽多來。

    榨幹不至於,也掏的七七八八,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都聽到了吧。”

    看著一大群人的麵色都頗為震撼,朱允炆漠然道:“不過三個人家,三十五年就虧了國庫幾十萬石的糧稅,全天下還有多少不繳糧的,匯總起來,又該是一筆多大的數字,這筆數字朕心裏沒數,眾卿家心裏有數嗎?”

    所有人的眼皮都猛然跳動起來。

    洪武年,胡惟庸定了免稅田製度,規定自秀才、舉人、貢生、稟生各級功名學子的免稅田數量,又規定了官府職俸田的數量,自一品往下至地方縣衙官吏的免稅數,這個規矩參考了隋唐和兩宋的一些數據。

    士子近千年不納糧嚴格來說是不對的,因為都有明確的記載,隻有不超過封頂的限製才可以不納糧,一旦超過還是要繳納的。

    當然,這個製度是隋朝時定下的草版,唐朝時開始施行。

    隋以前的兩晉時期士子才是真的不納糧,因為九品中正製從骨子裏就是政治妥協,國家的主人從來不是司馬皇室。

    隋煬帝楊廣廢了舉薦權就弄得他自己焦頭爛額,哪裏還有精力推行世家繳糧。

    唐朝時的職俸田製度中宗時期推行,至玄宗安史之亂後廢止,因為地方節度尾大不掉,加上馬嵬坡皇權掃地,又緊跟著朋黨之爭,限製士階級繳糧就成了一紙空文,誰還拿這政策當回事?

    兩宋時期的職俸田製度從建國到亡國一直都在施行,就是一粒糧食都沒有收上去過,原因的話大家都懂。

    與士大夫共天下嘛。

    老趙家對這一塊看的很開,任由地方欺上瞞下想怎麽搞怎麽搞,職俸田定了兩百畝的封頂,地方屯到三千畝也裝看不見、聽不到。

    皇權就壓根沒出過開封和臨安。

    王安石還沒開始變法呢,宋神宗就差點被士大夫集團掀翻皇位,那還不趕緊嚇得推行祖製,也就是粉飾太平,裝傻充愣。

    一年地方上能出幾十次規模不大不小的起義,也從側麵反映了所謂的職俸田製度的糜爛腐敗。

    而太祖立國大明的免稅田製度明初用不上、明中沒有用、明後就完全是笑話了。

    明初期,有學問的人很少,空印案時期,太祖不得不從地方按照舉薦走訪的方式來選拔中央幹部,很多的秀才舉人直接進入中樞為官,誰也不知道天上哪片雲彩有雨,地方的縣官誰還會派官差去找那些秀才、舉人公的收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