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九章:對孩子的安排(1/4)

作者:煌煌華夏字數:9492更新時間:2020-08-19 08:51:12

    這起案件並沒有拖個太久,都察院在打聽到朱文奎這位新主簿的身份後,很快便提審了張東,已經定了性的案件,張東也沒做死裏逃生的美夢,全盤認了下來,最後隨著大理寺一紙批複,坦然走上了法場。

    從四品大員到死囚,隻是因為他的兒子,打傷了一個二。

    一件本來隻需要一個人或幾個人蹲三五年牢獄的案件,鬧到最後,卻是兩個人人頭落地,那個貪財的訟棍一樣因誣陷罪反坐而死。

    所以很多時候犯了錯不可怕,怕的就是一錯再錯,最後就是難以彌補的巨大過失。

    這個道理可能現在整個張家上下都懂了,但觀刑的人會有這種感觸嗎,整個南京城上下的權貴們會因此而警醒嗎。

    這種事現在不得,唯一知道的,便是南京城的治安瞬間好了太多。

    誰都知道應府來了一個新的刑房主簿,一個鐵頭娃。

    而當朱文奎一次回宮的路上被人‘尾隨’後,其大皇子的身份便不脛而走,這才讓所有人恍然大悟。

    難怪這新主簿不怕地不怕,感情是這個背景。

    主簿,硬!

    昔有曹阿瞞任洛陽北部尉,現有大皇子任南京主簿官,以今仿古,倒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南京城裏書的先生算是有了賺錢的談資,老百姓們也算歡欣鼓舞,但所有的權貴豪商可就沒那麽輕鬆了,一個個除了背地裏大罵朱家父子不是人之外,便是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束,有犯事的,更是親手帶去應府自首。

    打架傷人,一狠不過幾年牢獄,自首賠錢,一兩年也就出來了。

    真等到應府上門拿人,還不知道事往哪裏發展呢。

    張東升的案件可就是前車之鑒呐。

    “這兩年,安心在應府當差,等兩年後,大大的民情都熟稔了,就去鳳陽做知府吧。”

    這個安排是朱允炆提前告訴的朱文奎,讓後者為之一愣。

    去鳳陽做知府?

    “當年太祖定分封製,把自己的兒子都分封出去,大藩如秦、晉、燕、蜀、楚,轄製多為一省之地,的,也有幾個府,讓他們自己把控地方的軍事、政治甚至是外交權,鍛煉出了好幾個堪稱人傑般的兒子。

    這種方法是很可取的,隻是難免讓地方坐大,威脅中央的集權統治地位,這些藩王豢養士兵,自定賦稅,儼然國中之國,所以朕登基之後,用了五六年的時間,把這些藩王全部砍掉了,因為朕要對大明進行改造,不允許任何雜音的出現。”

    朱允炆對著朱文奎解釋自己這番做的緣由。

    “不過,等將來朕將大明的發展扶上了朕想看到的路之後,分封勢必會重啟,隻是由對內改成了對外,省考和國考就是在為外分封打基礎,宗人府裏你那些兄弟已經開始通過省考出仕為官,升遷快的,現在基本都是同知或縣令了。

    文奎,你的親兄弟不多,隻有文圻、文圩、文堤等寥寥三四個,文圩和文堤又太,但朕為你們安排的路是一樣的,先在南京腳下鍛煉幾年,然後外放,包括大了之後進入總參亦或者禮部、商部,政、軍、經濟、外交都要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