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三十二章 複雜的糧食問題(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908更新時間:2020-08-30 12:10:29

    今年可就要自己買糧食了,但是問題是朱慈烺在江南的風評並不好,朱慈烺怕被抵製。

    風評不好跟買糧食有關係麽?還真有!糧食這種東西,交易的大頭還是那些地主,地主往往都是知識階級。

    依靠那些自耕農,產量有限,至於那些佃戶,他們手裏能留下口糧就不錯了,哪有多餘的糧食拿出來賣。

    所以風評不好遭到文人階層的抵製,到時候買糧食還真的會變得困難。

    第二就是渠道的問題,那些大糧商雖然已經被朱慈烺抄家了,但是他們的糧食也不是自己一家一家上門去收購來的。

    大糧商的糧食,都是從糧商那裏匯聚來的,正是那些一個個區域的糧食和地主形成的脈絡才構成了糧食銷售轉運體係。

    謀逆案的事情,斬斷了這一部分體係,朱慈烺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幹,就算是想自己幹,那也要有人有時間不是。

    而且買賣這個東西,不是你建立了收購點,人家就會跟你做生意。

    大部分做買賣習慣了哪一家之後,一般不會輕易改變,所以你就算建立自己的渠道也不是立刻就有效果。

    所以朱慈烺也要依靠那些糧商的渠道把糧食收上來。

    從去年開始,為了處理江南的產業,為了梳理糧食渠道,朱慈烺派出手下大將劉若愚一直鎮守江南。

    但是僅憑報告朱慈烺也不敢確定江南的情況怎麽樣。

    在一個就是糧食收購價格的問題,現在京城糧食價格穩定在粳米一石一兩銀子左右。

    朱慈烺有計劃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往年新糧上市的時候糧商會有意壓低收購價格,最低的時候粳米一石價僅僅四錢又五十文。

    而平常的年份粳米的價格也會被壓到六錢以下,朱慈烺今年想要把這個價格提高的七錢。

    如果到百姓手裏是七錢,那麽朱慈烺從糧商手裏批回來的糧食就要達到八錢了。

    而且朱慈烺還打算趁機推廣糧票,也就是收購糧食的時候以糧票結算,然後在讓百姓用糧票交稅。

    但是問題來了,京城糧票一石等於一兩銀子,而江南收來的糧食一石僅僅七錢銀子,這裏麵有三錢銀子的差額。

    百分之三十的利潤,肯定會有不少人投機,在江南收購糧票然後越京城倒賣。

    而如果以京城定價為基準發糧票,那麽百姓一石糧食送進來才換七鬥的糧票。

    他們才不會管你的貨幣體係還是價值相等,他們隻會覺得你這是在騙人,你把他的三鬥糧食給貪汙了。

    朱慈烺一開始打算發行專門的納稅糧票,也就是這些糧票隻能用來納糧食稅。

    後來想想,這好像和糧票貨幣化的目的背道而馳,糧票複雜化會給以後該銀票帶來巨大的阻力。

    所以朱慈烺也想明白了,何必多此一舉,收糧食直接給銀子就是了,什麽事情也不能一步到位。

    糧食穩定是大明穩定的基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