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七十五明年牛頓出生(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618更新時間:2021-05-09 15:19:34

    可惜理想很美好,賽伯溫之後朱慈烺麵臨很現實的問題,無首輔可用,吳啟晨才能平庸,其餘的更是難以服眾。

    賽伯溫做了這一任首相朱慈烺就已經感覺到了他的才華不足,內閣中他就算不是第一個被影響的也是頭一批。

    從複興二年開始,他就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他覺得自己是在為天下百姓,想法設法的從朱慈烺的產業裏扣錢。

    實際上他隻不過是被周圍影響,不自覺的改變了自己的立場,屁股坐著坐著就歪了。

    而且賽伯溫不過是一個算命先生出身,執政能力也就那樣,擔任首相以來隻能做一些蕭規曹隨的事情,或者朱慈烺安排下去的事情他去執行。

    這根朱慈烺想象的首相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朱慈烺決定五年任期一滿就換人。

    結果呢手下每人可用了,最後不得已才啟用孫傳庭,期待這位文武全才能給出一份亮眼的操作。

    畢竟當官要知道變通,現在是跟著他朱慈烺混,要是不知道變通,朱慈烺就打算繼續讓他教書去!

    其餘的舊官員都是這種考驗之後知道變通上位的,知道變通不代表就是認同了朱慈烺的觀點,隻不過是把自己的想法藏起來而已。

    所以盡管朱慈烺很厭惡也不能做到根除,甚至連不用都做不到,大明膨脹的太快了,官員缺口太大了。

    教育部新年規劃中大篇幅的增加了漢化教育的撥款,隨著大明文明國家聯盟的建立,各國對於自己是不是能納入文明國家行列變得看中。

    大明也在推進漢化教育,所以藩國中漢話漢字和漢文學的教育需求暴漲,還有莫臥兒那邊的學校,都需要老師,而這些遠渡重洋的老師自然要給足了補貼才能鼓動。

    這兩年的旱災促進了大明基礎教育的普及,去年和今年的時候孩子送到學校不僅免學費一天管三頓飯,還發糧票補貼。

    雖然沒有直接發錢,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糧票就等於錢。

    而明年因為糧票將會在新年取消,所以新的補貼政策是送文具送校服,就差直接送錢了。

    華夏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但是幾千年的官本位教育製度讓大多數百姓看來,上學就是為了當官,而赤貧者階層中教育改變命運的觀念還沒有形成。

    加上儒生在後麵的鼓吹和推波助瀾,導致新學教育被老百姓誤解,這些都需要時間扭轉,而朱慈烺不願意花費這個時間,所以隻有花錢了。

    看完教育的問題,朱慈烺繼續翻看,今年大明終於健全了醫療體係,尤其是從孕產婦到新生兒出生再到六歲這一段時間的管理,普及到每個鄉鎮。

    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合格的產房,合格的嬰兒護理人員以及每個縣至少有一個產婦急救醫生。

    大明人口急缺,所以新生兒的出生率,成活率就是必須提高到最高的地方。

    這個時代,大明是不缺願意生孩子的家庭的,隻不過這個時代新生兒的成活率還不到百分之三十。朱慈烺努力了這麽久現在已經增加到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生三個活兩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