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八十七章倒果為因(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522更新時間:2021-07-07 18:22:10

    北宋三易回河導致的滅亡,竟然是漢唐就埋下的禍根,因為唐人喜歡吃羊肉?

    從大的供應環境來講,漢唐之時關中平原產糧不多,但是北麵有黃土高原河套等地可以輸入糧食,西麵有河西走廊輸入。南麵漢中巴蜀也是天府之國加上從東而來的糧食不顯得短少。

    但是唐朝之後,北方土地惡化,人口暴增,使得隋唐開始依賴關東之糧食補充。

    這邊的環境惡化還有一個原因,秦漢到唐千年的時間,關中這裏一直是王朝中心。

    關中地區從秦漢的幾十萬人口到隋唐的數百萬,京城的繁榮必然需要營建宮室,百姓也要造屋造房。

    以至於這邊的樹木被大量砍伐,又加劇了水土流失,後到了宋時戰爭的拉鋸破壞使得此地的產出已經不能夠單獨的支持軍事行動,必須依托中原調運。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因為不管漢還是唐,都是經營掌握西域的,絲綢之路連通歐亞,使得大秦商人不遠萬裏來長安做生意。

    長安城往北控製河套盡得草原之利,往西河西走廊得西北絲綢之路的財貨,往南天府之國所有物產都要到這裏交易。

    而往東整個關東財貨想要入西域,出草原,進川蜀也要經過這裏。

    所以長安是天然的經濟樞紐,加上山川之險要,自然是這些朝代的優先選項。

    但是唐以後,中原失去了絲綢之路,西域因為大食人的興起西域絲綢之路也斷絕。

    北麵又丟了河套,往南因為大運河的修建,川蜀可以從長江把貨物銷往天下,所以長安從交通樞紐,經濟中心變為邊塞之地,自然無人願意經營。

    其實這還是因為海上貿易的興起,河運加上海運取代了陸運,使得沿海的揚州蘇杭等地發展,進一步讓長安的重要性下降。”

    崇禎聽完之後久久不語,這些東西很多他都是第一次聽,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

    好大一會崇禎才搖搖頭:“這些觀點都不準確,而且有事後諸葛亮倒果為因的嫌疑,不管是漢還是唐,都是先定都長安,然後才把這裏經營成都城。

    而不是因為看到有這些原因才定下的都城,所以這些都是後人臆測,不能作為原因。

    宋人之所以不用長安,是因為趙匡胤根基在汴,蒙元定都大都是因為這裏進可進取中原退可遠遁塞外。

    到了大明,太祖當年就考慮過定都長安,但是後來因為太子早逝和群臣反對才沒有遷都。

    成祖是因為京城離蒙元更近,成祖根基也在京城,所以才定都。

    根本沒有那些所謂的氣候等想法。”

    朱慈烺嗬嗬一笑:“父皇說的是,這些都是後人總結,而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皇上更喜歡把都城建在自己的地盤上。

    秦自關中興,漢高祖劉邦被封漢王之後,屢次跟項羽等關東諸侯大戰,全靠關中漢中巴蜀的支持,所以定都於此也是應當。

    光武帝劉秀起自山東所以定都洛陽,隋是繼承前朝北周遺產定都長安,而唐起於關隴自然要定都長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