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自行車步兵(2/2)

作者:怕起重複字數:4446更新時間:2021-10-06 12:33:43

    甚至臣覺得在後勤部隊中也可以推廣這種自行車,雖然比起馬車它載重量低一點,但是他的消耗也更少,不必專門為了照顧馬匹帶上草料等等。

    所以臣覺得,這種自行車可以用於軍用,最好是一個士卒配上一個。”

    朱慈烺怎麽聽怎麽覺得這樣的軍隊怎麽跟搞笑一樣,有點像抗日劇裏麵的漢奸小隊或者倭國的鬼子。

    其實後世還是有自行車裝備部隊的曆史的,從十九世紀末開始英格蘭軍隊就裝備了成建製的自行車團,後來直到二戰的時候德意誌和倭國等都有自行車裝備。

    至於為什麽沒有全員裝備,那隻能說自行車這玩意生不逢時吧,他出現沒多久汽車就出現了,他還沒有輝煌起來汽車先輝煌了。

    軍隊這種單位是最不考慮成本的,有了坦克和步兵戰車誰還會騎自行車?就算坐不上裝甲車那坐卡車摩托車也比自行車強不是。

    當然對於工業不夠發達的國家自行車還是很不錯的選擇的,例如後世兔子家就援助了不少於二十萬輛的軍用自行車,把百萬人和幾百萬噸物資運輸到前線。

    所以自行車這個東西就處在這種有本事大規模裝備的人家工業發達不屑於裝備,而想要裝備的確沒有那個本事生產那麽多自行車。

    既然後世自行車生不逢時,那麽提前出線了兩百年是不是命運大不一樣了呢?

    並沒有,對於盧象升這個全員裝備自行車的設想,朱慈烺直接白眼以對,你以為大明是哪個階段,大明就是處在想要裝備確生產不出那麽多自行車的階段。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品,軍用自然是必然要考慮的事情,但是大明更需要把自行車投入到市場,通過市場回籠更多的資金擴大生產,培養產業工人,最後實現工業化大生產降低成本達到軍用的需求。

    其實盧象升說的對,給大明每一個士卒配備一批戰馬,那是大明國力絕對做不到的,就算是養了這麽多馬,到最後真的打仗的時候後勤部隊也承受不了。

    但是給每一個士卒配一輛自行車確是大明有可能做到的,而且這玩意後期保養無非就是換零件而已,後勤部不用操心草料也不用擔心豆子啥的營養,最多多運點潤滑油的事。

    自行車絕對是馬匹最好的替代,後世醜國有一支軍隊蒙大拿第25步兵團,曾創造過“34天內連續騎行3000公裏”的記錄。

    這個成績騎兵是做不到的,別看馬短跑更強,但是耐力跑上一個月跑六千裏,那絕對是累死也完不成。

    心動不等於行動,朱慈烺還是決定先民用撈一筆,然後用這筆錢擴大產業規模培養相關的工業企業,最後等產量上來了再給軍隊配自行車。

    當然前期配一部分學學怎麽騎還是可以的,要不要在搞一個自行車駕校?在製定一個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然後搞紅綠燈?

    雖然看著像是搞笑的,但一旦自行車多了之後,這些事你還真的不能不考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