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24同官之陣:曙光(1/3)

作者:萬木春字數:6748更新時間:2023-10-28 18:35:13

    三水、耀州兩縣駐軍退還本營,旋即急奏三邊總督楊鶴、陝西巡撫王順行等求援,明軍援軍抵達之前他們絕難組織進攻。

    實事求是說也不能責怪他們,兩地駐軍真正戰兵數量畢竟極少,平素借助完善武器裝備欺負一群手持木棍菜刀的饑民足夠完成剿匪任務,而與太平軍這樣全副武裝數千人部隊作戰,本來就不是剿匪小隊的職責。

    趁著黎明前寂靜,太平軍緊急修築城塞堡壘。縱然情知陝西明軍缺乏重型攻城火炮,鄭義仍舊果斷拆毀同官縣城古牆,截矮加寬斜砌,改良為火器時代城防。因有位麵基地超級物資補給,各種磚石鐵料應有盡有,再加上鄭義以糧食為武器募集災民以工代賑,同官城防改造速度極快。

    與之相反,或許因為八月間插漢韃靼寇邊威脅大同,或許因為陝西內部矛盾衝突,明軍增援速度慢如蝸牛。

    鄭義沒有心思嘲笑明軍低效,他如今正在焦頭爛額忙著匯編思想武器呢。

    自古攻取難守成更難,統治是一門永恒藝術。

    官僚是君主的骨骼經脈,欲穩定統治一地,必須扶持一批符合鄭義利益的官僚。科舉取士是個好辦法,當然國家機構是統治階層的工具,考什麽得由鄭義說了算,明代四書五經作協式取士必須全部淘汰。自古隻聞國家缺賢,不聞朝廷缺官,想做官的人滿天下都是,但如何定義賢、如何篩選官等等必須事先給出詳細方案。中國讀書做官傳統已久,隻須鄭義敲定考試內容,未來自然有無數應試考生蜂擁而來,唯令鄭義頭疼的就是如何編纂考試內容——不是難以取舍內容,而是鄭義此時無人可用。

    鄭義去年降臨米脂今年橫行延安府,崛起速度誠然令人瞠目結舌,但凡是腦袋清醒之輩都在懷疑太平軍紅旗還能打多久。延安府無數讀書士子全部以觀望、抵觸態度麵對太平軍,寧肯多等兩年瞧清楚形勢,也絕不肯冒險委身投賊。因此,偌大太平軍識字人數寥寥無幾,若非有位麵基地征兵係統的精神波動覆蓋幹擾傳輸記憶,鄭義連專業炮兵都無力培養。

    知識分子嚴重匱乏現狀,導致考試教材全靠鄭義自己辛苦編輯。

    趙勝,延安府青澗縣人,原是貧寒書生,常常借助廟寺油火苦讀。哪想橫禍飛來,有人訛他其懸燈孤寺讀兵書,乃是欲學晚明黃巢夜讀兵書起事造反,鄉間盛傳官府即將逮其下獄。不造反是死,造反尚有一線生機,趙勝一怒聚眾起事。然而趙勝名望不足於服眾,帶起隊伍後常常局促無助,恰逢鄭義連陷延安府數縣強勢崛起,趙勝幹脆利落率眾歸降太平軍。瘸子裏麵挑將軍,鄭義輾轉提升趙勝為副手梳理教材編纂文字。結果出乎鄭義意料,趙勝這位貧寒書生腦袋靈活而不迂腐,性格堅韌而又愛學,來到太平軍後如同魚兒入水般快速成長,不久成為鄭義編纂教材的左膀右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