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雁南飛(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688更新時間:2020-02-29 05:36:22

    第二天,就有要吃不要命的跟楚家雄一起上山,準備偷一些蜂蛹回來。到了中午時分,村裏麵再次迎來一群隊伍龐大的“來客”,整個村子都熱鬧起來。

    隻見天空上,一群數量上千的大雁,正在天空上盤旋,沒有立即降下來。

    大雁是雁屬鳥類的通稱,共同特點是體形較大,嘴的基部較高,長度和頭部的長度幾乎相等,上嘴的邊緣有強大的齒突,嘴甲強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頸部較粗短,翅膀長而尖。體羽大多為褐色、灰色或白色。

    除了白額雁外,常見的還有鴻雁、豆雁、斑頭雁和灰雁等,在民間通稱為“大雁”。大雁是人們熟知的鳥類類群之一,在遷徙時總是幾十隻、數百隻,甚至上千隻匯集在一起,互相緊接著列隊而飛,古人稱之為“雁陣”。

    “雁陣”由有經驗的“頭雁”帶領,加速飛行時,隊伍排成“人”字形,一旦減速,隊伍又由“人”字形換成“一”字長蛇形,這是為了進行長途遷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當飛在前麵的“頭雁”的翅膀在空中劃過時,翅膀尖上就會產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氣流,排在它後麵的就可以依次利用這股氣流,從而節省了體力。但“頭雁”因為沒有這股微弱的上升氣流可資利用,很容易疲勞,所以在長途遷徙的過程中,雁群需要經常地變換隊形,更換“頭雁”。

    這些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飛到我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大雁的飛行速度很快,幾千公裏的漫長旅途得飛上一兩個月。

    那些喜歡拍攝的,紛紛架起拍攝工具。研究院的科學家也顧不上吃中午飯,一個個在下麵仰著頭等待大雁的下來。

    “這些候鳥不肯下來,會不會飛走呀?”有遊客擔心。看到這麽龐大的大雁隊伍,難免心中高興,要是對方看不上楚家寨飛走,那真是遺憾了。

    楚家強也不敢保證這些大雁會不會選擇楚家寨,但看見它們沒有飛走,顯然看上了這個地方。

    這時候,雪雕跟李泉的蒼鷹從大山裏麵飛回來,還捉著獵物。本來還盤旋的大雁,頓時隊伍有些亂了,隨後朝遠方匆忙飛走。

    “唉!太可惜了!雪雕跟蒼鷹回來得不是時候呀!驚動了大雁。太高了,看不清楚是何種大雁。”丁建輝歎息一聲。

    其他人同樣遺憾,大雁在大家的心目中,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征。

    “好了,大家回去吃飯吧!”楚家強也有些掃興。

    隻是,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吃飽飯,發現大雁居然飛了回來。陳武連忙將自己的望眼鏡都拿了出來,朝天上看去。

    “咦!有兩個大雁受傷了。”陳武突然說道。

    “受傷?讓我看看。”付盛林馬上將陳武手裏的望遠鏡搶過來,對著陳武所指的方向看去。

    “那個混蛋用槍?”付盛林頓時大怒。難怪這些大雁遲遲不肯下來,原來是驚弓之鳥,怕人類對其不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