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七十五章 到此一遊(1/2)

作者:山村戶口字數:6444更新時間:2020-02-29 05:39:42

    孩子永遠都是好動的,所以老人家總是喜歡叫孩子做“猴子”。一路上,孩子們跑來跑去。劉老師等人就辛苦了點,要看著這些小家夥,生怕走散一個,不好跟人家家裏人交代。

    昨晚,楚家強等人還利用網絡視頻,跟村裏的人聯係,讓那些家夥都在視頻上看看自己家的小子、丫頭們,好讓人家放心。

    村裏麵的人聽說孩子因為揭發扔垃圾行為,而被嘉獎,一個個喜笑顏開,尤其是那孩子的家長跟老村長。經過這事情,老村長準備進一步捉環境衛生的問題。

    “別跑太遠哦!”葉彩萍對那些孩子說道。

    關於這段長城的起名,那“導遊”跟大家解釋,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說所建的長城在這裏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很艱難,工期遲遲完不成,曾先後有八個監工為其而死。

    最後通過仙人的點化,采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築材料運送到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為“八大嶺長城”,後來地名就諧音成“八達嶺”。

    另外,還有說法,就是相傳元代有一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到此,見這裏關山險峻,崇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巴達嶺”,後訛傳為“八達嶺”。

    諸如此類的說法很多,但無論怎樣都好,八達嶺長城典型地表現了萬裏長城雄偉險峻的風貌。作為京城的屏障,這裏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牆南北盤旋延伸於群巒峻嶺之中,視野所及,不見盡頭。依山勢向兩側展開的長城雄峙危崖,陡壁懸崖上古人所書的‘天險‘二字,確切的概括了八達嶺位置的軍事重要姓。

    “這裏的是青磚砌成的還好說,我以前到過一段,那裏的是巨石建成的。真不知道古人是怎麽弄上去的,就算是今天,要將那麽大塊的石頭運到沒有路的山腰山頂,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陳武說道。

    “古人的智慧有時候的確讓人歎為觀止、無法理解。”楚家強點點頭。越是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人,就越會有這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關於怎麽將巨石運到高聳的險山上,這一直就是一個謎,各種猜測也都有。跟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怎麽將那麽大的石頭運到上麵,最多人的解釋就是利用圓木滾動的原理。這種原理放在埃及的金字塔建設還能解釋得通,在這種窮山險水,別說鋪設圓木,人爬上去就是一個問題。

    至於那些比較平坦的地方,解釋起來就容易很多。圓木可以,滑冰也可以。

    “我聽說,當初,修建嘉峪關長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帶大家過來的那家夥見機會來了,馬上擺出講故事的架勢。

    “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那家夥看著那些好奇寶寶一樣的孩子,感覺十分有成就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