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54章 存在的意義(2/3)

作者:千年靜守字數:6892更新時間:2020-04-17 14:48:52

    借著大家從各個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時候,陳耕也終於了解到了大家對轟—8的一些基本的技戰術指標的標定:

    發動機當然是毫無例外的四台潤華實業軍用改型NK—8發動機,按照潤華實業剛剛提交過來的發動機性能數據,可以為飛機提供4*134.67KN的總推力;

    飛機為亞音速,氣動外形為類似轟—6的標準高亞音速結構;

    機翼布局方麵,優先考慮轟—6的中單翼(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咱們對這種大型飛機的中單翼布局更熟悉嘛);

    最大載彈量18到20噸,極限載彈量設定為25噸……

    看到這裏,陳耕的眉頭就皺起來了:軍用飛機的最大載重量/載彈量和最大載油量是兩個無法同時實現的技戰術指標,這在運輸機身上體現的尤其明顯,那些最大航程上萬公裏、最大載重七八十噸的大型運輸機,如果以最大載重量來飛行,在不經空中加油的情況下也就隻能飛5000多公裏,就這,已經算是發動機比較省油了。

    當然,轟炸機和運輸機又不一樣,但最大載彈量和最大載油量無法同時滿足的定律也是適用的,搭載了4台單台推力134KN的發動機,最大載彈量才18到20噸的?這數據標定的有點保守啊,不過如果是以提高航程、增加載油量為目的來犧牲載彈量,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隻是以共和國未來30年麵臨的國防形式,有必要要求太高的航程麽……

    臥槽!

    看到下麵那個“建議最大航程在10000公裏至12000公裏”的最大航程標定,陳耕瞬間懵逼了:就算都以最大數據來標定,20噸的載重量、12000的最大航程,那飛機的最大載油量和最大起飛重量是多少?

    連忙向下麵看去,這兩個關鍵指標果然沒有讓陳耕“失望”:最大載油量65000到70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50至160噸……

    我勒個擦!

    還真是符合10000到12000公裏這個續航裏程的載油量。

    如果可以,陳耕真想罵人:這些數據都是誰提出來的?這個性能也就比若幹年後的轟六魔改版本:搭載兩台推力為108KN的D—30KP—2發動機的轟—6K強出來一丟丟,但現在我們的1.57涵道比版本的NK—8,油耗比D—30KP—2低、推力比D—30KP—2大,哪怕是直接換裝給轟—6K,最大載彈量和航程都能夠得到至少20%的增加!

    一句話,這些的數據標定都太保守了!

    坐在陳耕旁邊的宋文聰宋總可一直都注意著陳耕呢,這個年輕人引起了宋總強烈的好奇心,不僅僅是因為靠著與潤華實業的合作,與成飛同在一個城市的成發現在活的無比滋潤,連帶著成飛也跟著沒少受益,但這些都不是真正讓宋總對陳耕感興趣的原因,真正讓宋總對陳耕感興趣的原因是:據說轟—8之所以能夠在下馬這麽多年後重新上馬,全都是這小子在背後推動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