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9章 呂克貝鬆(1/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7834更新時間:2020-04-17 19:15:24

    ()哈維突然想起了那個讓他遺憾終生的項目,幾年前他投資彼得傑克遜的《指環王》,本來打算拍成上下兩部不過他並不看好這個項目,很快改了主意,要求隻拍一部,甚至威脅如果彼得傑克遜不答應,就讓其走人。

    彼得傑克遜不同意,開始了一場賭博,用自己的錢在新西蘭招募演員,拍了35分鍾的樣片。樣片拍完,他找到了新線公司。新線看完樣片,大加讚賞,從米拉麥克斯手中把《指環王》買了過來,拍成了三部曲,最終《指環王》全球取得了30億的票房。

    眼前這個年輕人也是在進行一場賭博,9000萬的項目如果砸鍋,那他以後再也不會有執導的機會。

    哈維錯失了彼得傑克遜,不願在錯失另一個。他笑著拿出一張名片,擺在張然麵前:“等你們項目啟動後,需要北美發行商的時候,給我打電話!”

    好萊塢的電影發行商有兩種,一種是大製片廠,一種是獨立電影發行商。

    大製片廠就是六大電影公司,他們有能力的首映周投放3000塊以上的銀幕,更重要的是這些大製片廠擁有自己的電視台和媒體渠道,能夠進行鋪天蓋地的廣告戰。同時,因為這些渠道是自己的子公司,比找其他媒體做廣告要便宜。

    獨立發行商有大有小,其中大的公司像哈維的米拉麥克斯和獅門有能力投放1000塊以上的銀幕;而小的公司隻有投放幾家,幾十家影院的能力。

    米拉麥克斯雖然發行能力不錯,但比起六大來說,要弱不少,張然更希望跟六大合作。不過他也沒有拒絕,買賣不成仁義在:“沒問題,到時候肯定會登門拜訪的。現在我要和呂克貝鬆談談,就先告辭了!”

    說著,張然站起身,朝正跟一個美女說笑的呂克貝鬆走去。

    法國是電影的發源地之一。無論是早期的先鋒派,還是後來的新浪潮,都對世界電影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翻開法國電影史,偉大的導演燦若星河。要說影史地位,排在前三位的肯定是戈達爾、布列鬆、讓-雷諾阿。不過說到名氣,說到國際知名度,排在第一位的絕對是呂克貝鬆。《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五元素》都是影迷津津樂道的佳作。

    不過在法國國內。尤其是影評界並不喜歡呂克貝鬆。他的作品太好萊塢了,藝術性更是備受詬病。被認為是向商業,向好萊塢投降的典型。在法國影評人眼中呂克貝鬆的影史地位不要說進前三十名,就連柯西胥、歐榮這些後起之秀的地位都不如。

    張然走到挺著大肚子的呂克貝鬆旁邊,笑著道:“呂克貝鬆先生,能和你談談嗎?”

    “當然,我也想找你聊聊!”呂克貝鬆看到張然非常高興,接著道,“我看過很多中國導演的電影,喜歡的不少。不過你的電影跟他們不一樣。讓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國!”

    張然眯了眯眼睛道:“聽到你這麽說非常榮幸。我看過你所有的電影,特別喜歡《最後決戰》!”

    提到呂克貝鬆的電影,喜歡《這個殺手不太冷》、《碧海藍天》的很多,喜歡《地下鐵》的也有,說喜歡《最後決戰》的,還是第一次遇到。《最後決戰》是他的處1女作,成本低得發指。製作相當粗糙。好奇地問道:“為什麽你會喜歡《最後決戰》呢?”

    張然道:“電影雖然在製作上有些粗糙,但擁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別有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我能感覺到一個年輕導演的熱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