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59章 創造源泉(1/3)

作者:青城無忌字數:7556更新時間:2020-04-17 19:22:23

    張然指了指地邊的一塊石頭,招呼道:“坐下聊吧!”

    瑞恩-庫格勒坐在石頭上,看著張然,激動地道:“我第一次看你的電影是在南加大的電影課上,有天上課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說,在座諸位對張然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大名鼎鼎的南加大公敵,今天我們來看他的《飛行家》,這是一部真正的傑作,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如果有一天你們拍出了這樣的作品,那整個南加大都會以你為榮的!”

    張然哈哈笑道:“聽到南加大老師這麽說,我有點受寵若驚啊!”

    瑞恩-庫格勒笑了笑,繼續道:“那是我第一次看《飛行家》,逆光鏡頭、卷軸鏡頭、對空間的壓縮這些反常規的手法讓我無比震驚,我發現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不過更讓我震驚的是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這個故事離自己特別,我在喬正飛身上看到了我自己。我萬分迷惑,搞不懂為什麽一部中國電影,卻好像在拍我自己。我夢遊般從教室裏出來,想搞清其中的原因。我來到圖書館,翻看所有關你資料和書籍,尋找答案。從那之後,我成了你電影的追隨者。《飛行家》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知道電影還有可能是其它樣子的!”

    瑞恩-庫格勒看了張然一眼,繼續道:“去年我從南加大畢業後,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一部長篇,我想把09年,奧克蘭一名手無寸鐵的22歲黑人青年奧斯卡-格蘭特在火車站被警察無故槍殺這件事搬上銀幕。劇本寫了半年,總感覺不對,覺得寫得不夠好,這讓我特別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拍一部關於你的紀錄片,追蹤你的創作思路及成長過程,從中尋求答案。”

    聽到瑞恩-庫格勒打算將奧克蘭黑人青年被殺的事搬上銀幕,張然突然想起上一世確實有人把這件事拍成了電影,不知道是不是瑞恩-庫格勒拍的。種族問題在美國很嚴重,黑人被槍殺也不是一兩起,黑人導演、尤其是新人導演拍這種題材特別容易失控,特別容易失去冷靜,把電影拍得很煽情、把自己的情緒都宣泄在電影裏。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張然將來拍張純如的時候必須麵對的問題,必須冷靜客觀、真實再現人物和事件,否則藝術上就落了下乘。

    瑞恩-庫格勒將攝影機對準張然,問道:“張先生,從《飛行家》開始,你的電影一直在求新求變,從《飛行家》的大逆光、卷軸鏡頭到《一個人張燈結彩》對聲音和空間的運用,到《未來啟示錄》的宋詞結構、超低空巡航鏡頭,即使反響一般的《三個傻瓜》、《唐山大地震》都有新東西,你創新的動力是什麽?”

    張然想了想,緩緩地道:“動力大概有兩個,一個是作為中國導演的自尊吧,中國電影對世界電影是有貢獻的,比如創造了功夫片這一類型,但中國對電影語言的貢獻就比較少。在這一點上,東瀛比我們強很多,比黑澤明的多機位、小津的低機鏡頭影響都非常大。我就有點不甘心,希望尋找到屬於中國的電影語言。

    另外一個原因是前輩大師帶給我的絕望感。在4,50年代,法國電影的代表是以馬塞爾-卡內為首的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作是《天堂的孩子》。但在50年代中後期,卡內遭到了年青影評人的大肆攻擊,甚至連作為導演的才能都遭到置疑,其中對他攻擊最猛的是特呂弗。不過在20多年後,特呂弗在公開場合坦承,他願意以畢生所完成的23部影片來換取一次拍攝《天堂的孩子》的機會。新浪潮為什麽會誕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特呂弗他們覺得按照傳統的方法再怎麽拍都不可能超過《天堂的孩子》,隻能另辟蹊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