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三章 攀科技?(2/5)

作者:貓疲字數:1316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8:33

    於是宿衛內庭的北衙八軍,從屬於宰相們的南.衙五府三衛,歸屬樞密院指揮的十六衛本部,重新在長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薛平才走沒多.久,又通傳司台少監張渡有新近成果匯報。

    “仿製出來了?”

    我看著眼前一個半透明的沙漏,精巧到隻要一掌就可握,還紋刻這代表時間的格子。就這麽一個東西造價數十緡。

    “正是,”

    張渡低頭回答。

    他與春官正梁辰恭、太史局丞南宮堯博、都水主簿李朝希,因為家學淵源,被我招募到手下,組成了龍武軍最早的科研班底,隨著龍武軍這個團第地位的水漲船高。他們也身領朝廷的文、曆法、漏刻等分職機構,主要負責觀象、製曆、報時等方麵的事務。人稱靈台四俊,門人子弟眾多,也主導著兩學文地理等相關的基礎學科。

    “目前已經做出做出五種規格的樣品,規格越大的誤差也越,這個最最輕便,卻也最貴。。。基本是一百多個次品,才成一個好的,最多也隻能計半個時辰”

    “已經足夠了。。。”

    我打斷他點點頭。

    希伯來人約書亞新近送給我的禮物中,就有一個出自拜占庭的琉璃沙漏,特別引起我的注意,這是古代計時的工具,在機械鍾表發明前,曾經統治了包括大航海時代在內的大部分人類曆史。

    雖然唐朝已經有水運的自轉渾儀,可以準確的根據星圖變化來測定時間和立法的演變,前朝著名的文學家兼密教大師僧一行憑借這東西,在全國各地進行精密的文測繪,製定了著名的《大衍曆》,但是在我發現其價值之前,事實上這些精良的測繪工具,一直停留在為欽監提供黃道吉日之類的簡單用途上。

    經過簡單的  改良後,這個機械被移植到海南所屬的實驗海船上,成為配合水羅盤、牽星板的重要航海觀測工具,因為壟斷了這個重要的航海工具和技術,南海都督府的船,才能在一次性補給後跑更遠更深入大洋的航線,而不是像別人一樣要依托港口,進行短程接力式的海運。

    不過到了陸地上,這種東西就變成了雞肋。

    而應用最廣,傳統沿襲下來水漏計時工具,本身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因為水質和氣溫、氣壓之類的因素,造成了不可免便的誤差,用在日常生活中還不覺什麽,但是在工業的精密加工中,問題就被放大了。

    沙漏就很好的回避了這些問題,琉璃的成色,密封加工技術,和流沙的篩選,都不是問題,最麻煩的是上下接口那一點點漏孔的接合,要讓沙子流的均勻和平穩,還不容易因為外力損壞,可以愁壞無數工匠。

    不過既然成功的樣品做出來了,逐步擴大產量降低成本,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無論是商業還是軍事用途,這種可以隨身攜帶的計時工具,都打有市場。

    “三原場主事陳八尺,進獻酵化飼料之法?”

    他又呈報道

    “發酵飼料。。。。”

    這可是一個好消息啊,雖然我當初視察三原牧場的時候,隻是隨口一提,沒想真有人依葫蘆畫瓢去營鑽,還給鑽研出點成果來了。

    根據遞送的方子,酵種的製法是取麥麩5斤,稻糠5斤,瓜幹麵、大麥麵、豆餅麵各1斤,酒曲10兩,水約1斤,混合後放在大甕中或地麵上培養,料厚一寸,覆以稻秸增溫,十個時辰後,以勺探取其中略微燙手,就可以取用,按照十一攪拌均勻添入草料,再發三到五,直到變成醬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