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三章 攀科技?(4/5)

作者:貓疲字數:1316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8:33

    其中的重複浪費低效和貪墨舞弊,就多到令人發指的難以想象。這種環境下能出產生的創造性和發明成果,可想而知了,就算有好的成果,還要有運氣,打破官場自下而上層層潛規則,得到權貴們的認可和賞識,獲得名利,不諦於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世人隻能看見偶爾幾個名利雙收幸運兒的風光和榮耀,卻看不到身後更多人的心酸和血淚。

    就我看來,作為盛唐重要標誌之一的,曆史上唐三彩的失傳,也並非沒有原因的。因為這東西是典型的官窯產品,隻有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才有生產,更兼當時也是作為一種高級冥器,曾經被列入官府的規定之列,按照品級進行殉葬,尋常人是用不起,也未必敢用。一旦隨著大唐朝廷的財政奔潰和威信的衰減,這些外圍工藝部門,也不可避免成為裁剪的雞肋。然後隨著藩鎮拉鋸和攻殺,官營工匠的逃亡和散失,最後一點傳承的消亡也就順理成章了。

    因此我在給他們做方向大指導的時候,都反複強調一個核心內容,就是商業價值。有足夠的潛在商業利益和競爭力,才有自發後續改良跟進的動力。這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經驗教訓。這也是北司成立後,雖然極力拉攏,很少有工匠跳槽過去的原因,好容易有個不錯的環境安定下來,哪有人肯拿將來去賭那些素不相識的官老爺和公公能夠好脾氣的大發善心,繼續保留他們的待遇和環境。起碼在這裏,踏踏實實的憑手藝吃飯,就算不出人頭地,混個囫圇全家飽是沒問題的,也不用擔心上頭的克扣和勒索。

    當然了,大局定鼎之後,曾經有人請求讓將做、軍器的南北司,重新予以合並以統一政令,被我拒絕了,繼續保留北司的意義,也是給體係內的工場,一個參照的樣本和潛在競爭對手,避免缺少競爭,而滋生的驕傲自滿和固步自封的傾向。

    話回來,

    騾車子最早出現在龍武軍控製的井鹽區,就是通過畜力轉輪絞盤拉動翻鬥,汲取出深井裏的鹽泉,後來又了一些精細工藝的條件後,改成抽取式的管道,隻要打出很一口鹽泉,通過管道壓力送到日夜不息的火井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出鹽。後來這種畜力機關,又被廣泛運用到一些位於深山交通不便的礦區中。

    後來,又修建了專門用來出礦石的騾馬道,先是硬化路麵,但是很快被沉重的負載壓出兩條深轍,後來幹脆就用著兩條深轍為樣本,嵌入兩根並行的鐵木,來固定和保持車輪路線,但是很快就被重壓陷入地麵;於是又在鐵木下橫墊上厚木板子以撐住地基,最後拚成長長的軌道,用桐油來潤滑,以提高出礦的效率。

    這不就是最原始的軌道,我有一種時空錯亂的繆然,看到這裏,我放下手中的圖樣,忽然想起一副老照片,清末的大冶、萍鄉煤礦,也一度在使用這種東西。

    在一些大煤場,由於缺少河流和水力機關的條件,開始嚐試用上類似原始鍋爐一樣的反複式推拉機械,雖然毛病很多,傳動的損耗也大,但反正有幾乎無盡的燃料來源,這些動力的損耗,反而不成問題。數十人開采的分量,隻要通過輪組一拉一提,就沿著硬木鋪成的滑軌傾倒出來,後來又取代了畜力的研磨粉碎篩選機構,因此生產成本反而下降了許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