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章 整頓乾坤濟時了5(3/4)

作者:貓疲字數:11566更新時間:2020-05-12 03:41:00

    戰後通過對高級俘虜的拷問,得到消息卻是令人相當意外,關鍵是其中,有一名操著濃重山地語的泥婆羅貴族。

    這一次圍攻的根源,幕後的黑手和陰影,發源自加德滿都河穀平原的泥婆羅國,被稱為喜馬拉雅大王的後裔,當代的大勢至淨勝王,也是傳統意義上,東竺北部山地、河穀諸國公認的盟主。

    自從王玄策借兵破中竺霸主阿羅那順之後,作為低地諸國的代理人,泥婆羅國就用兵強馬壯,驍勇善戰,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山地沉降到平原之間的緩衝地帶,這一片廣大地區內,擁有崇高的聲望和威勢,長期代表雄踞高原的宗主大國唐蠔,收取賦稅和發號施令。

    他們推動這一切的理由,作為東竺地區,佛門強力的扶持者和地方邦國諸侯的盟主,並不希望看見被引進的勢力。

    但是從另一方麵來,對於東竺諸侯的信息延遲和滯澀,隻能是很是無語了,他們對北竺的變化,僅限於那些拉普奇特的外族諸侯,又一輪替而已。

    而對泥婆羅人來,他們從僧團上層所獲得消息,讓他們傾向相信唐人是不可能在這片濕瘴多雨的土地上立足,很可能不過是打著唐人旗號的北地附庸勢力而已,對於這些外來勢力,幹預東竺事務的投入和決心,也嚴重估計不足。

    事實上,因為某種曆史淵源上的緣故,來自東竺的探和使者,在北竺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被征服的土人和唐人附庸各種民族而已,真正具有唐人體貌特征的不過是翎毛鳳角,很容易就被忽略掉。

    。。。。。。。。。

    作為西征軍的另一路力量,嶺南招討行營,也在調兵遣將,進行一輪的換防。

    古代被希臘化而稱為“巴克特裏亞”。一貫紛爭不止的吐火羅及周邊地區,已經迎來了難得沒有較大規模戰亂的第三個相對平靜的年頭。

    自從設立嶺南招討行營,出勤援助式微的吐火羅王室,大敗入侵吐火羅的嚈噠人,追滅其國之後。威臨列國,攝然臣服,現今作為基本盤的大月氏都督府二十四部軍州,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已經鞏固了許多。成功的在其中的八大軍州,初步建立了相對簡略的州縣行政之製,剩下各州羈的縻屬諸侯,也是以親附大唐月氏貴裔為主,恭順的跪伏在行營派遣的屯軍和官員麵前,提供基本的稅賦和徭役。

    相對穩定的秩序,帶來了休養生息所積累的產出。也帶來了暢通的商路和流動的財富,因此,開衙建帳的行營本陣,就設立在現今的吐火羅王城卡布,以總戎攻伐。而都督府則設置在,前吐火羅王族舊領內的昔日古都——阿緩城,以獲得良馬、穀米、礦場及商貿治理之利。

    大月氏都督府與大唐冊封的當代吐火羅王一起,在這裏實行的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軍政二元統治,以吐火羅王名義召開的宮廷會議,來發布治下及各羈縻領內的日常政令庶務律條。一方麵通過都督府管理的駐軍存在,來一邊在外圍軍州屯墾營田圍牧,一邊行使征募賦稅徭役的權利。

    行營現在擁有兩大戰略重點和方向。一路是葉永星率領的西吐火羅諸侯聯軍,目前正在經營莫克蘭山北之地,獲不久的俾路支沿海平原,一路就是魚同負責的北竺經略府,也是作為嶺南行營乃至嶺西行台南線的大後方和糧倉來經營的。

    每年可以提供大量的糧草、物產和資源,光是為了寧遠和安西境內。軍工生產所需提供的各色礦石和半成品就多大數十萬斤。

    而作為嶺南招討行營名下,資序僅此於實際高領導者招討副大使。大月氏都督府郭石的第二號人物,北竺經略府的當家人,犍陀羅三州討擊使,權經略副使,富樓沙刺史魚同魚大投,卻不在西犍陀羅州的前線,而是點集兵馬正在聚集在南犍陀羅州東端的河岸上,碌碌的工程兵已經打好了三條便橋,軍屬選鋒營和敵刺、捉生隊的將士,已經搶先過河,建立外圍遊哨和前出陣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