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諸葛亮拿什麽恒久地感動著曆史?(2/5)

作者:漢風雄烈字數:14340更新時間:2020-05-13 06:47:06

    不僅蜀漢人民如此,鄰國吳、敵國魏之士人,也對諸葛亮無比懷念。自東漢明帝以後,置史官以修國史,便成為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自獻帝建安初年以後,帝王身邊又設專官以記起居。三國之時,魏和吳皆有史官和本朝國史,唯蜀漢不置史官,所以君臣“行事多遺”。為了不使諸葛亮的功德失傳,吳之大鴻臚張儼毅然代蜀人完成這個任務,所作《默記》多記諸葛亮行事,極盡褒美。在《述佐篇》中,將司馬懿同諸葛亮對比,極貶司馬懿之“劣”,盛讚諸葛亮之“優”。甚至不惜為諸葛亮編造一篇《後出師表》,以彰諸葛亮之忠。至今盛傳的諸葛亮名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出自這篇偽作。可以想見,吳人張儼對蜀相諸葛亮崇敬、厚愛到了什麽程度!6年春,諸葛亮廟剛於勉陽建起,秋,魏鎮西將軍鍾會即率十萬大軍攻克漢中。行軍至漢川,鍾會即“祭亮之廟,令軍士不得於亮廟所左右芻牧樵采。”鍾會此舉,固然有羈縻蜀人的用意,但主要是出於對諸葛亮的崇敬。

    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美諸葛亮,甚至成為君臣奏對,以及達官顯貴、士族文人清談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次宴會上,司馬昭命樂伶為亡國不久的蜀後主劉禪表演蜀國歌舞,“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嬉笑自若”。司馬昭大為感歎,謂人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薑維邪!”司馬昭時為晉王,是滅蜀的最高指揮者,但他顯然沒有以勝利者自居,對諸葛亮指斥嘲弄,而是竭力為之開脫,敬佩之情,溢於言表。西晉武帝司馬炎和其父司馬昭一樣,也很推崇諸葛亮。一次,他向曾任蜀漢尚書令的樊建詢問諸葛亮如何治國,樊建朗聲應曰:“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足感神明。”司馬炎不禁失聲讚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在司馬炎眼裏,晉之滿朝文武,竟沒有一人可望諸葛亮之項背。

    皇室扶風王司馬駿鎮關中,嚐與“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葛亮”。有人譏刺諸葛亮“托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大謀,不能度德量力。”郭衝起而反駁,“以為亮權智英略,有逾管、晏”,隻因功業未就,而論者惑焉。遂舉出包括空城計在內的五件“隱沒不聞於世”的事例,以證實諸葛亮的德業戰績。據裴鬆之分析,這五件事純係子虛烏有,有的並有明顯的為頌揚諸葛亮而貶低司馬懿的傾向。而“諸官屬士大夫”們聽後,“亦不複難”。作為司馬懿之子的司馬駿,竟也“慨然善衝之言”。西晉的君王臣民,已深深陶醉於褒美諸葛亮的時尚之中了。而這種時尚,在當時乃是一種風雅的象征,以這種時尚為內容的清談,自然最容易受到人們的激賞,至於偏頗失實,好尚所在,也就不願細究了。

    到了西晉末年,《陳情表》的作者李密之子李興為諸葛亮隆中故宅作碣文,把對諸葛亮的美譽又推向了一個驚人的高度。碣文一則讚諸葛亮:“英哉吾子,獨含靈,豈神之祗?豈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二則曆舉古賢,認為大都不能和諸葛亮攀比,即使像孔子那樣的大聖,也不可企及:“昔在顛、夭,有名無跡;孰若吾儕,良籌妙畫?臧文既歿,以言見稱,又未若子,言行並征。夷吾反坫,樂毅不終,奚比於爾,明哲守衝?臨終受寄,讓過許由,負扆蒞事,民言不流。刑中於鄭,教美於魯,蜀民知恥,河、渭安堵。匪皋則伊,寧彼管、晏?豈徒聖宣,慷慨屢歎!”你看,自古稱頌的致治名臣和高潔之士太顛、閎夭、臧文仲、管仲、樂毅、許由、子產、晏子、孔子,都不及諸葛亮,隻有皋陶和伊尹或許可望諸葛亮之項背。在李興筆下,諸葛亮實為古今第一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