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三章 偉大的起點(中)(3/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706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11

    沈括的生態觀念,並非是被陳恪的水泥啟發出來的。事實上,在此之前,他便上書朝廷,大規模采集石炭,作為民間和朝廷的主要燃料。他還從書中讀到‘高奴縣有脂水,可燃’這句話,曾經利用丁憂期間,親自去邊境考察,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沈括給這種液體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他早就想用石炭和石油,代替鬆木來作燃料。他不到必要的時候決不能隨意砍伐樹木,尤其是古林,更不能破壞!

    在陳恪看來,其觀點是絕對正確的,可其他人卻並不在意……

    所以,這不是所謂的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而是先知者的孤獨。

    考察南盤江、紅水河期間,兩人在晴明的夜裏,總要星星……這種令柳月娥不寒而栗的行為,卻沒什麽基情,而是因為在這裏仰望星空,能比在內地看得更加清楚。

    此前,他們用孔成像的實驗,向人們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並用這個原理,解釋了日月食的成因,和月相圓缺的規律。為了向眾人講清楚這一情況,沈括還設計了模擬實驗……用一個彈丸,將其表麵一半塗上白粉,表示向陽的一麵,側視之則粉如鉤,對視之則正圓。而陳恪則製作了更大的模型,也用這種室內演示的方法,向眾人展示日月星辰體的運動。

    聽他自己腳下是個球體,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和土木水火金星繞著太陽轉……盡管因為他的身份,沒人好意思嘲笑陳恪,但眾人還是用讚美他想象力的委婉方法,表達他們的態度。

    陳恪一時又拿不出直觀的方法,讓他們相信,所以也隻能一笑了之。但是沈括卻對他的法十分感興趣,認為這種假設,可以解開自己許久以來的疑惑。

    而且陳恪送給他一種千裏鏡,可以更加拉近與空的距離,觀星的條件實在前所未有的好,讓沈括一刻也不願浪費。每當星光燦爛的夜晚,他便把千裏鏡瞄準深邃遙遠的蒼穹,不顧疲勞和寒冷,夜複一夜地觀察著。

    盡管這隻是普通的千裏鏡,但已經為沈括掀開夜空神秘的麵紗……他看到了月亮上的‘月宮’,其實是高峻的山脈和低凹的窪地。他還從月亮上亮的和暗的部分的移動,發現了月亮自身並不能發光,月亮的光是透過太陽得來的。

    他還觀測到了木星周圍環繞著它運動的衛星,以此初步佐證了陳恪的法。

    陳恪這個汗顏啊,他搗鼓出望遠鏡已經快十年了,除了獻給狄元帥外,就是用來看看風景,討好下娘,基本上是浪費了。可這玩意兒一到了人家沈括手裏,就成了一件揭開宇宙秘密的神器。你人和人的差距咋這麽大捏?

    當然,這千裏鏡的倍數太,大大限製了沈括的觀測,陳恪承諾,回京之後,為他建造大號的文望遠鏡,讓他揭開穹的秘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