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四章 港口之爭(上)(2/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622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11

    這下好了,狀元郎立下開疆拓土的奇功,不僅讓那些長道短的家夥徹底閉嘴,也讓陳恪成了大宋政壇最璀璨的明星。

    盡管官家的封賞還沒下來,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個既有學曆,又有關係,還有功績的子,必然會飛黃騰達,而且是拽都拽不住那種。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廣西文武對他的奉承了。

    何況陳恪還知情識趣,沒忘記在向朝廷的總結匯報中,提及廣南西路出兵以及後援得力的功勞,讓他們也成了拓土的功臣。

    所謂投桃報李,必然是相互的,在歡迎酒宴上,老王罕笑眯眯的送給陳恪兩份珍貴的禮物——一是,他從地廣人稀的廣南西路,征集了五萬民夫,又向荊湖南路接了五萬,湊齊了陳恪所需的十萬民夫。

    這份解燃眉之急的厚禮自不消。單另一樁,他把廣南西路都作院的能工巧匠,一股腦全都派給了陳恪,並許諾,一應物料敞開供應,全力支持開通紅水河漕運……

    這份禮,可一點不比前一份薄,要知道都作院是朝廷設置於各地製造軍器,和各類軍事物資的機構。尤其是廣南西路這種邊防重鎮,更是匯集了無數能工巧匠,幾乎能與汴京的南北作坊媲美。

    開鑿河道、清除暗礁、建築堤壩……放在後世也是大工程,何況在技術條件還不發達的宋朝,沒有軍方的協助,實在是千難萬難。

    王罕這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老油條,自然不會因為陳恪送了一份人情,就如此下血本回報。他之所以傾力支持,自有他的用意……一來是賣陳恪個好,他是指望不上陳恪什麽了,但還有兒孫可以享這份善緣。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他很清楚,紅水河的開通,對廣南西路意義非凡。

    廣西多山多蠻族,可能是大宋諸路中最窮的一個了,而宋朝又是區域經濟體製,即是,各行政區劃是自負盈虧的。首先上交朝廷的稅收不能少,除此之外,地方的開支全靠自己,當然其中的最大頭——軍費和官俸,還是由朝廷支付。

    眼看著廣南西路平定日久,日後朝廷對廣西文武的考課,必然從軍事方麵向民政轉變。但是勸農桑、治荒廢、招荒亡、增戶口、興水利、建學校……這些地方官員的考課項目,哪個不是用錢堆出來的?

    沒錢,什麽都做不了,官員們就沒前途可言。所以於公於私,王罕都要給廣南西路找條財路。但他舉目四望,無奈苦笑,所謂窮山惡水,就是的廣西吧?

    更要命的是交通不便,廣西也不是完全沒好東西,比如各種名貴木材應有盡有,運到京城一根,就能價抵萬金。可是廣西道路難走,森林茂密,很多路三五沒人走,地上便長出了大樹,偌大一根梁木要運到京城,前後要花八個月時間,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所以幾乎無人問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