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六章:一切都是為了子孫啊(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5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41

    目前呂哲的主要精力是在對內的各國合並上麵,其次是塞外的戰事,壓根就沒有多大的精力關注倭島。他向一些相關人員的指示是,派遣專業探礦的人前往倭島尋找各類礦產,那些專業人士則由漢軍全程保護。

    在倭列島上探勘礦產的主要方向是是集中在先行登陸的九州島上麵,因為登島的時間還不長,基地也大多是建設在海邊,目前並沒有多大的進展。不過呂哲一點都不著急,他很篤定能夠在倭島上麵找到豐富的金銀礦,畢竟關於石見銀山、佐渡金山、富士金山的記載太過多了。

    倭國列島的金銀儲藏量一直是在十六世紀之前都豐富到驚人,自華夏大陸與日本有經商往來,中原皇朝從倭島那邊由商貿往來的金銀占到了全國總量的百分之六十五。毫不誇張的,一直到美洲被發現之前,倭島的白銀出產量占到了當時世界的四成,後麵還是因為倭島戰國時代和幕府時代過度開采才逐漸枯竭。

    呂哲將目光盯到海上自然有他的理由,不管是漢國還是即將出現的帝國,光是使用銅這一材料的貨幣絕對會形成畸形的貨幣後果,金、銀、銅三進位的貨幣改革勢在必行,那麽擁有足夠的金、銀、銅就是貨幣改革的一切前提。

    倭島能夠大量獲得金銀,菲律賓的眾多島嶼能夠獲得難以想象的銅,這是呂哲目前所能想出來的掠奪目標,也是最佳的掠奪目標,畢竟兩個地方目前並沒有國家形式的存在,兩個地方又有大量的土著,依靠漢軍的戰力進行人口擄掠成為奴隸,不就有現成的勞動力了嗎?那麽隻要建立需求量足夠的船隻,大量的礦產就能源源不斷地從海上輸送回大陸本土。

    另外,呂哲那麽做也有很深的用意,沒有什麽能比掠奪財富更能激起發展的欲~望,當人們發現海上竟然是有驚人財富的時候,不用官方進行敦促民間也會開始將目光移到大海,一旦發現大海的富足。那麽大航海時代也將由華夏族群來開啟。

    因為有了掠奪方向,呂哲近期已經有意識地在減少本土礦產的開采量,那是一種現代很多國家都有的自我保護措施,既是能夠掠奪絕不自產,能夠貿易得來絕對開采。

    呂哲堅信在自己這一代國家會前所未有的強大,那麽自然是應該給子孫後代積累多一些東西。正是抱著這樣的思想,他目光盯到海上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周邊,像是同樣擁有大量礦產資源的交趾,包括內蒙和外蒙。

    當然了,呂哲也十分清楚這一做法會帶來運輸上的不便。不過很多時候那並不是壞事,運輸的需要會衍伸出相當多的產業,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帝國來光是進行運輸業就能產生無數的就業機會,更別會因為需要而大肆的建設道路。

    道路的建設對國家是有百利而無害的事情,在運輸便利的需要前提下建設道路,總是要比因為單純的國防需要去建設好很多,不是嗎?

    “……對於建設由中原向草原的道路可以規劃為五年時間,期間能夠雇傭更多的中原黔首,對於治安和維穩也有促進作用。”蕭何是站在一張龐大但是懸掛起來的山川輿圖前方,話的時候手也一直在山川輿圖上畫動著,手移向西北的時候繼續:“這邊已經有一條直道,這條直道是由鹹陽直通九原……”

    大秦建設直道的時間段正是呂哲來到這個年代的時候。他本人還親自參與對直道建設的監督,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才是昨的事情。

    其實秦國除了建設直道之外還會建設另一種道路,那是一種叫作馳道的道路,算是華夏曆史上最高的國有高速公路。馳道的建設是“車同軌”延伸出來的一個產物。很多馳道是在原有的舊路上進行修繕或是擴建,那麽也就明秦國很清楚暢通的道路對於國家的重要性,可惜的是不管是原有的曆史版本或是呂哲的這個版本。大秦對馳道的建設都沒有能夠達到預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