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六章:一切都是為了子孫啊(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5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41

    呂哲統治下的國家,從某些方麵來是繼承了多國的遺產,遺產指的不是什麽貴金屬財富,是那些原有的道路基礎。

    關於國家公路的建設,漢國對長江以南的道路建設已經持續了七八個年頭,最先完成的是南郡通常黔中(蒼梧郡)的大道,隨後是南郡通往衡山郡的馳道,後麵因為對嶺南的征討需要也動用了龐大的人力物力建設通往南亞的路線,可是到目前為止很多道路都還沒有建設完畢。

    呂哲將中原各地納入統治範圍,相比起南方基礎的薄弱,中原因為是華夏族群棲息了數千年的地區,很多地方的建設要比南方成熟。因為戰亂大多人流離失所,想要維持治安的同時也是將大部分人集中起來管理,官方行為的雇傭之下勞力充足,一直是在糧秣運輸沒有出現問題之前,中原各地雇傭的勞力主要建設就是集中在對道路和河流上麵。

    賴於中原舊有列國和秦國統治期間的良好基礎,蕭何向呂哲的報告是,中原各地的道路建設計劃會比南方各地更為迅速。

    “也對,一個是一空二白,什麽都是從頭開始,另一個是已經有基礎……”呂哲不斷點頭,強調道:“但是不能因為南方的困難而停止建設的腳步。”

    蕭何自然是明白。

    因為開始對南方進行開發,也是因為兩季稻的提前出現,身為執政的蕭何萬分的清楚對南方的建設意味著什麽。隨著南方各郡的建設成果顯現,已經能夠看見南方某些區域成為糧食產地的影子,毫不違心的評估,未來光是蒼梧、長沙、廬江、南海四地的糧食產量就能夠養活至少三四千萬人口,而那還是因為沒有全麵得到開發的前提。

    呂哲才不會告訴蕭何什麽是“湖廣熟,下足”,要是得到足夠地開發,那可是能夠養活三四億人口的糧產地。

    族群的擴張是建立在什麽條件下?在冷兵器時代想要擴張是依賴於人口,但是想要擁有足夠的人口前提是糧食充足。呂哲心中已經有相對完整的計劃,那就是盡可能低投入力量到南方的開發上麵,增加族群食物出產量,然後進行生育鼓勵,要是能夠在二十年內讓華夏族群的總人口突破五億,有了先期的擴張案例在,到了那個時候或許不再需要他絞盡腦汁地進行帶動,因為生存空間的需要哪怕是失去了他的引領,族群也會想盡辦法向外擴張,以謀求更大的棲息地。

    “王上,關於您下令尋找硝石和硫磺已經有眉目。我們的船隊找到了一個滿是黑漆漆沙灰的大島,不知道是不是您所的硫磺島?”

    “哦?!已經找到了???”

    也該是時候海麵上有漢軍的船隻亂竄了,畢竟初步的指南針已經出現,海洋上能夠辨別方向之後唯一的障礙就是關於船隻是不是足夠牢固。

    幾年中呂哲在沿岸設立了四座造船廠,因為有經由海路向北方進行運輸的例子在,軍方對於征服大海也產生了興趣,自然是樂於增加投入,很多貴族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心理,見呂哲很重視海洋也進行跟風,已經出現幾家聯合或是一個家族性質,於沿海也開設造船廠,致力於研究海洋船隻。

    私立的造船廠或許沒有長遠的目光,很多隻是單純地想要爭取關於國家對造船的訂單,不過那是呂哲所樂意看到的,自然是在相關政策上給予方便。

    “另外,我們的探勘隊伍已經在北方尋找到新的登陸點,那是一個當地人叫遝氏區域向西約五十裏的地方。”

    “輿圖上點出來。”

    “諾!”

    呂哲起身靠近,一看之下有些愣神。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司馬欣手指點的位置是現代的旅順吧?(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