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八章:是個什麽樣的人?(上)(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1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41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這句話是出自張良身上,能夠被這麽稱讚的一位智者為什麽要明明白白地表現出對蒙氏的敵視?是的,張良就是單純地表現出對蒙氏家族的敵視,沒有將整個秦國包括進去,他為什麽要這樣?

    呂哲當然知道張良是漢初三傑,他現在就是在回憶張良在原有的曆史上都有幹了些什麽,又有什麽樣的成就。

    那麽張良在原有的曆史版本中都做了一些什麽?似乎是在秦帝國崩潰之初,張良一直是奔走在複興韓國的道路上,一直是到韓國複立之後,劉邦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麽手段取悅了張良,然後劉邦又征得了韓王成的同意,讓韓王成將張良轉贈給了劉邦,此後張良才成為劉邦帳下重要的謀士。

    要是按照曆史記載,張良成為劉邦的謀士之後,在起初也沒有什麽閃光點,僅有的閃光點就是建議劉邦與項羽建好交情,張良又利用與項伯的私人友情牽橋搭線,還真的讓劉邦與項羽成了結拜兄弟?

    劉邦取得了項羽的信任,終於是成為起義軍中的頭目之一,可是建議劉邦與項羽搞好關係的張良在隨後又有了新的建議。

    張良奉勸劉邦逐漸脫離項氏為首的起義軍單幹,是劉邦要是追隨項氏集團永遠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先前建議劉邦靠攏項氏集團又取得項羽的信任無非就是為了從項氏集團身上“吸血”罷了。

    劉邦也確實是從項氏集團身上“吸血”成功,至少麾下的數萬兵馬中除了原先追隨劉邦從沛縣出來的二三千人,其餘有些是從項羽那裏借來,有些是打著項氏集團的旗幟招攬而來。

    若光是建議劉邦從項氏集團身上“吸血”也就罷了,隨後又處於項梁戰死不久,正是項氏集團在失去項梁之後遭遇宋義打擊的階段,張良讓劉邦可以適當地靠攏向掌握楚國權利的宋義,從宋義那裏獲取好處和官職。

    秦軍發兵巨鹿,局勢正在向著章邯有可能撲滅趙王歇的方向發展,張耳和陳餘先後親自南下向楚國求援,在這一時間段張良開始為項氏集團出謀劃策,不過策略非常的粗暴,致使項氏集團與宋義處於水火不容的境地。

    沒人知道張良在那一曆史時間段到底扮演了什麽樣的角色?看其為項氏集團出謀劃策又適當地靠攏向掌權的宋義,按照現代的法張良就是一個雙麵間諜的角色?

    項羽率軍前往巨鹿的時候,張良又極力奉勸劉邦不要參與到巨鹿的戰事中去,要趁著項氏集團無法分心的時候發展自己。劉邦接納了張良的建議,隨後張良看準時機竟是趁秦軍與列國起義大軍在巨鹿決戰的當口,劉邦這一勢力很輕鬆地踏及秦地。

    在劉邦踏及秦地的第一刻起,一場虛假的謀略又是出自張良手筆,大肆在宣揚章邯已經在巨鹿戰敗的消息,又撒播張高要滅掉秦王室自立為王的傳言,使得秦國人心惶惶的同時雪上加霜,果然是引爆了趙高與秦王室的內鬥,最後讓經過內鬥的鹹陽守衛力量不足又缺乏守城信心,很是詭異地舉城不戰投降了劉邦。

    到了項羽真的擊敗章邯進軍秦地的時刻,也就是曆史有名的“鴻門宴”事件,張良以往的所有閃光點沒有任何一次能與這次相比,也不知道是使用了什麽手段讓本來殺氣騰騰的項羽真正到了可以殺死劉邦的時候卻猶豫了。

    項羽分封下諸侯,自號霸王是出於張良的手筆,到了這一刻張良也搖身一變成了項羽集團中的謀士。

    張良侍奉項羽是假,稍微了解曆史的人都知道,明白點就是張良又成了一個間諜,明麵上是服務於項羽,實際上卻是效力於劉邦……(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