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四章:意義(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09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5:25

    無獨有偶的是在隨後的曆史中,趙國將領李牧在與匈奴人的交戰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戰術,他針對匈奴的逼近派出了那支狄人為主騎兵。狄人騎兵僅是出動了兩千人,他們繞路奔襲了吊在匈奴大軍後麵的牧人大隊。殺傷不多卻是宰殺了和驅散了相當多的牛羊,迫使入侵趙地的匈奴大軍撤退。

    第三個案例就比較出名了,正是霍去病的千裏奔襲。他率領少量的漢軍騎兵千裏逐突,進行了名留青史的封狼居胥偉業,不但俘虜了匈奴人在狼居胥山的眾多薩滿,更是將匈奴人用來祭祀用的各種金人和祭奠用的器具拉回了漢帝國。

    以上戰例有些廣為人知,有些則是隱沒於曆史長河,有些已經發生,有些則是還沒有發生。坐在王車內的三個父子,要是知道他們腦海中在回憶什麽,估計都是在腦海裏出現了“霍去病”的名字。

    呂議是趁呂哲在與窗外的人講話。他低聲偷偷對自己的兄長呂啟:“要是我再年長一些,這件事情我就去幹了!”

    呂啟的反應是失笑。他們現在都是九歲。不但這一次出巡沒有他們的份,以他們皇子的身份想要獨領一軍在後勤沒有保障。以及深入敵後,等等充滿未知風險的軍事行動中去領軍,估計是沒有哪個統軍大將敢讓他們去做這種極其危險的事情。

    出巡隊伍出了南陵,先是走向北大道,在一個岔路口轉向之後,沿著國道再行十八裏已經進入夷陵的地界。

    夷陵是多山地形,它的北西南三麵環山,隻有東麵是平原。夷陵的東麵是哪?不就是南陵方向嘛。

    十幾年前,呂哲在夷陵起兵,他在這裏與六國反叛勢力和秦軍都有過交戰,與百越人打得最多,戰場從夷陵縣城到周邊各處都留下了痕跡。

    十多年的時間過去了,曾經的金戈鐵馬早就隨風而逝,看不到曾經的烽煙,唯有隨著季節的變化留下了大自然的風景。

    “咱們當初是在岸邊與幾萬桂越人酣戰的吧?”蘇烈騎跨高頭大馬,馬鞭遙指南邊:“我記得當初是你帶著弓弩部隊埋伏在岸邊,陛下親率大隊進行正麵阻擊?”

    梅鋗似乎也是陷入了回憶,點了點頭,道:“是啊,現在的第一艦隊中郎將辯良,當時是他頂替我指揮正麵的弓弩部隊,我是跟衛翰和徐誌埋伏在岸邊的蘆葦叢。”

    如果沒有搞錯,那一次作戰也是呂哲唯一一次親自上場廝殺,而似乎人沒有殺多少個還負了點傷。從那次之後,呂哲再也沒有親自上場廝殺。

    跟隨呂哲從夷陵崛起的那些將士,許許多多原本是基層軍官的人,他們現在都成了軍方的中高層將領,一些原本是士兵的人現在也成了軍官。可以隻要是沒有在崛起過程中陣亡的人,哪怕是傷殘了也能轉到其它地方發展,並且發展得相當不錯。

    要是按照其它朝代的尿性。“太祖”崛起的地方基本上是被稱呼為龍興之地,然後會有無數人將某塊地畫個“圈圈”。寫個標語或是立個碑,來一個“太祖當初在這裏”,可能要特別強調當時的艱難,然後再述誰誰誰有今是多麽的不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