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一章 203高地(1/3)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6732更新時間:2020-05-31 01:00:53

    清末新政改革中,除去人們比較關注的教育和工商外,教育改革也是清末新政的一項重點,從1901年開始各省就相繼根據新政建立各等級學堂,等科舉正式廢除後更是如此,各省尤其是財政比較充足的省份,比如江蘇幾乎是一夜之間各種學堂猶如春筍般冒了出來。本文由  。us。  首發

    奉由於前幾年一直處於俄國控製下,1904年又爆發了日俄戰爭,時任盛京將軍的增祺哪怕是想要辦新政也是沒有什麽辦法,前兩年他一直想要搞奉常備軍但是也沒成功,而日俄戰爭爆發後就更加局勢艱難的,當時的增祺也隻能是救濟救濟災民勉勵維持了。

    所以當全國各省都在搞各種新政改革的時候,奉卻是一直原地踏步,教育方麵尤其如此。

    1905年以前的奉教育情況是比較糟糕的,各府縣的學堂還好,還算有一部分,但是中學堂以上的新式學堂卻是一所也沒有,本來以前還有一個奉大學堂,後來改為省學堂,勉強算得上是一所中高等學校,但是日俄戰爭爆發後校舍被俄軍所占據,該校自然也就被迫停課了。

    所以當趙東雲接手奉的時候,奉除了少數學堂外,是沒有哪怕一所中學堂和大學堂的。

    趙東雲上任盛京將軍後,雖然日俄戰爭依舊在繼續,但是趙東雲對奉的掌控力卻是增祺所不能比較的,遼西不用了,這裏可是趙東雲經營了多年的地盤,日俄兩軍都不願意貿然越過遼河以引起外交糾紛。

    至於遼東地區雖然趙東雲無法進行軍事掌控,但是依托巡警製度以及政治上的改革,使得他把遼東地區的民政權力重新收了起來,導致安東、營口、大連等地雖然處理日軍控製下,奉、鐵嶺等地處於俄軍控製下,但是趙東雲卻是依舊能夠控製當地行政部門處理民政事務,進而收取稅款。

    強力的掌控也是趙東雲在奉推行新政改革的基礎,以避免部分新政措施被當地民眾所抵觸,比如趙東雲設立財政總局的時候,也是宣布增加多項稅收,比如煙酒稅,同時加大了部分商稅的比例,這些都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當地商家的反對,不過那些商家也隻是私底下反對而來,可沒膽子公開反對的。

    相對於其他新政的抵觸,奉當地士紳們對辦教育卻是非常支持,甚至不少身價豐厚的人都會主動捐獻金錢用來辦學。

    在這樣的背`景下,趙東雲先是籌辦了錦州中學堂,以招收個學堂的優良畢業生,同時接納了原來奉省學堂的教師和學生等,重辦奉省學堂,不過卻是沒有繼續用省學堂這個名字,而是改回了原名‘奉大學堂’。

    而有了大學堂自然是不夠的,還得有充足的學堂來提供生源,所以趙東雲一方麵是在葫蘆島、錦州、遼中、盤山、彰武等控製區內開辦學堂,另外也是派員前往處於日俄控製下的奉、營口、安東、大連等地籌辦各地學堂。

    由於需要開辦的學堂太多,但是又缺乏足夠的師資,所以趙東雲又是在奉教育總局的徐洪寶建議下,於錦州籌辦錦州師範學堂,該師範學堂乃是速成學堂,從中學生或秀才中招生然後培訓三個月後就是派遣到各學堂擔任教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