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章 為什麽關公是武財神(1/3)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6906更新時間:2024-03-28 11:13:02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一種主管財富的神明。

    近些年,隨著佛教、道教的興盛,前往神殿廟堂祈福的人越來越多,或為官,或為財,或為平安,或為姻緣等等,人們虔誠地焚香跪拜於廟神之下,內心深處帶著對神祗無邊神通和能力的殷切期望,希望自己對神靈的忠誠,換回神靈對自己以及家人親戚朋友的護佑。信步在這些香火旺盛的廟宇中,經常會看到財神殿裏供奉著一尊紅臉大漢:赤紅麵龐,五縷美髯,一把大刀,或坐或站,顯得威武慈祥,這就是被人們尊稱為武財神的關公。

    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如何變化,關公的身影依然無處不在,一些酒樓飯店,許多商家店鋪,甚至一些地攤小販的攤位上,都擺著關公的香壇。在林林總總的商店、餐館裏,各式關公像前總是香火繚繞,人們都祈望討得財源滾滾,四季平安。而關公總是任勞任怨地奉行著自己的職責,默默無聞地守護著自己忠實的善信們。

    曾經很多次,有人追問筆者,為什麽人們都把關公尊奉為財神呢?好像關公的一生都和金銀財寶沒有什麽聯係啊,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財神是道教俗神,民間流傳著多種不同版本的說法,月財神趙公明被奉為正財神,李詭祖、比幹、範蠡、劉海被奉為文財神,鍾馗和關公被奉為賜福鎮宅的武財神。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作者說:“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藥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凶神之最有力者”。由此看來,關公被尊奉為武財神是有很深的曆史淵源的,跟中國信俗文化息息相關。

    關公被尊奉為財神,民間流傳的有四種說法。

    其一、神話之說

    關公的原型關羽,在小說《三國演義》裏,實際上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戰將,英勇無比,與桃園結義之兄弟劉備、張飛“情同手足、誓死與共”,為匡扶漢室,東征西戰,斬華雄、誅文醜、殺顏良、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董督荊州、水淹七軍;其為曹操所擒,不買曹操之帳“盡封其所賜,拜書告別”,後因荊州戰事失利,敗走麥城,義得圓滿。他輝煌的一生,替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忠義而疲於奔波。關羽一生,隻被封過兩次,一個“漢壽亭侯”,一個“壯繆侯”,當時所有的史料都沒有提及他是神。

    直到隋唐時代,關羽才開始逐步被“神化”。據唐代《重修玉泉關廟記》以及《玉泉寺》中記述了關公幫助隋代智者大師興建玉泉寺的傳說。特別耐人尋味的是,智者的徒弟們還宣揚關公為建立寺院,不但用青龍偃月刀削平了山體,建好了寺廟,而且還親自守護智者們,被稱為“護法伽藍”,位列仙班,關公由此一步步地走上了神壇,成為人們心中敬仰的神靈——關公。從宋徽宗開始,關公被曆代帝王屢次加封,由侯而王而帝而神,直至清朝光緒皇帝,加封給關公的稱號多達26個字之多“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讚宣德關聖大帝”,這樣的封號,曠古未有,令人驚歎。朝廷的統治者對關公如此的熱心,當然也會直接影響到當朝老百姓。老百姓對關公的崇拜,具體的就體現在了修建關帝廟上,從宋代的關王廟到清代的關帝廟,遍及整個神州大地,“凡通衢大道以致窮鄉僻壤,無地無之”,民眾對關公的崇拜達到了癡迷的狀態。也許是大家覺得這樣對關公還不夠尊重,於是又給關公派發了新的工作――“財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