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章 關公的封號和曆史(1/2)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5476更新時間:2024-03-28 11:13:03

    關公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曆史人物升格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影響著中華傳統文化已達一千七百多年,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共同接受和承認,並受到普天下老百姓的崇拜和敬畏。關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是與中國曆史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任何時代的主流思想,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否則是無法發展、弘揚和傳承下來的,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就這樣走過來了,王室對關公的尊奉,在整個關公文化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先來看一下曆代帝王對關公的加封曆程:

    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上表,封關公為漢壽亭侯;

    公元260年,蜀漢景耀三年,後主劉禪追諡關公為壯繆侯;

    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唐德宗封關公為六十四將之一;

    公元1102年,宋徽宗崇寧元年,這位篤信道教的皇帝追封關公為忠惠公;

    公元1104年,崇寧三年,宋徽宗又封關公為崇寧真君;

    公元1108年,大觀二年,加封武安王;

    公元1123年,宜和五年,再封義勇武安王;

    公元1128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王;

    公元1187年,孝宗淳熙十四年,封關公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代初(具體時間不詳)忽必烈封關公為“藍壇之神”;

    公元1329年,元文宗天曆元年,封關公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公元1359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南京雞鳴山關王廟;

    公元1481年,明憲宗成華十七年,封關公為崇寧義勇武安王;

    公元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賜廟曰忠武廟;

    公元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仍稱漢將軍壽亭侯;

    公元1582年,明神宗萬曆十年,封關公為協天大帝;

    公元1590年,明萬曆十八年,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公元1594年,萬曆二十三年應道士張通元的請求,崇通經廠太監林朝請為進爵位為帝,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

    公元1614年,萬曆四十二年,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禮部題準)。遣官奉九旒珍珠冠一、玉帶一、四蟠龍袍一,黃牌一麵,上書封號一十六字。至京都正陽門廟供訖,崇其廟為武廟。同時加封關公夫人胡玥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後,長子關平為竭忠王,次子關興為顯忠王,部將周倉為威靈惠勇公,並賜左丞相一員,為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傑。

    公元1624年,明天啟四年,以禮部議祝文,有旨神號、遵皇祖加敕封祀;

    公元1630年,明思宗崇禎三年,封關公真元顯應昭明翊漢天尊;

    公元1644年,清世祖順治九年,封關公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公元1725年,清世宗雍正三年,第一次封關公祖輩三代,曾祖為光昭公,祖為裕昌公,父為成忠公。授關公在河南洛陽的後裔為世襲五經博士。又加封關公為山西關夫子;

    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授關公在山西解州後裔世襲五經博士。

    公元1732 年,雍正十年,授湖北當陽關公後裔世襲五經博士。

    公元1745年,高宗乾隆十年禮部欽奉聖旨避關羽諱;

    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禮部欽奉旨易諡壯繆為神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