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章 關公與曹操(1/3)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7210更新時間:2024-03-29 06:38:23

    看過戲的人都會有所印象,在偌大的舞台上,在滿舞台的生旦淨末醜中,對關公和曹操的區分非常的容易,紅臉的是關公,白臉的是曹操,“紅臉忠臣,白臉奸臣”,這符合中國人心理審美觀念,也符合中國人的情感認知度。一紅一白構築了一部旌旗漫舞、蕩氣回腸的三國大戲。

    縱覽整個三國,不管是史料記載,還是野史雜文,或是民間傳說,在關公的整個人生軌跡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不是劉備,不是諸葛亮,也不是漢室王朝,而是曹操。曹操的出現,從反麵行動中奠定了關公後來之所以能成侯成王成帝成神的堅實基礎。在被人們認為的關公忠義的每一個曆史事件中,都離不開曹操的身影,他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物,有了桃園三結義的基礎,加上曹操的推波助瀾,才有了關公精神的形成。關公與曹操的關係非常的微妙,他們的關係支撐了小說《三國演義》的一半以上,他們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情誼呢?是敵?是友?是知己?我們不得而知!隻有在曆史的煙雲中或許才能感受的清楚吧!

    曹操,《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記載“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不管後人怎麽評價,但從史料來看,曹操係名門之後,而且從小就有鷹博長空之象。《三國誌·魏書·武帝紀》雲:“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征拜議郎。”由此而看,曹操年少之時就非常的頑皮,做事從不遵常理而行,但他二十歲就已經為官,年少有為,是個難得一見的曠世奇才。裴鬆之注《三國誌》續漢書曰:“嚐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天之注定,曹操出世,將為亂世奸雄。曹操有句話,大家估計都不陌生:“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如此自私霸道的語言,將他一代梟雄的麵目展露的一覽無遺。

    曆史證明,曹操確為一代梟雄。但他也是一個極其愛才之人,素來敬仰忠義之士,對張遼、對關公,都是禮遇有加。尤其是對關公的鍾愛,譜寫了他和關公一世的威名:一位被稱為奸絕的一代梟雄,一位被稱為義絕的一代名將。

    據《三國演義》第五回中雲:“操大喜;於是先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麵,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身為驍騎校尉的曹操聚18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所樹之旗俱為“忠義”。那時候的關公,隻是劉備帳下一個小小的馬卒,沒有任何的名氣。汜水關華雄稱霸,18路諸侯連連折將,無可奈何。此時關公的一句:“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一句豪言,讓其他人至為反感,因為他隻是劉備的小卒子而已。當袁術之輩還在因為關公的身份而耿耿於懷之時,曹操肯定了他,並且力薦,給了他一個出戰的機會,使關公初露頭角。而關公也沒讓曹操失望,溫酒斬華雄,以報曹操的舉薦之恩。沂水關這一次短暫的接觸奠定了曹操與關公錯綜複雜的一生。關公的這一舉動,讓素以愛才著稱的曹操從心裏喜歡上了關公,以至於後來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更是讓曹操對關公刮目相看,讚賞有加,此時的曹操看到的隻是關公的勇猛之英雄氣概。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本應和睦相處的曹操和關公,卻在許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產生了政治方向的分歧,導致了關公舉刀向曹,從此注定了二人一生為敵為友的糾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