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章 關公子嗣考究(1/3)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7966更新時間:2024-03-29 08:55:06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其中未有關公家庭的記述,有的隻是關平為關公義子和親兒子關興的記錄,再有就是關公有個女兒的記錄,雖然寥寥幾筆,但給人的卻是一種關公隻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的錯覺。當然我們不應該責難羅貫中,在那個曆史條件下,史料少,收集采訪也不像現在這樣的方便、簡潔、全麵,但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終歸還是提到了關公有兒子女兒這件事。

    《三國誌》本傳中關公死後記述:“……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但裴鬆之注引《蜀記》言:“龐德子會,隨鍾(會)、鄧(艾)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也就是說他家曾被滅族,不可能有後人。《三國誌·關羽傳》已述明關公是與其長子關平同時遇難的,但後世傳說中,卻為他增添了不同的兒子。

    但是至遲在盛唐以前,即有自稱關公後裔者。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洛陽出土的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人《關楚征墓誌》,開首即言:“昔三國時蜀有名將曰羽,即公之族係。曾祖元敏,祖玄信,父思渾,並代推雄望,蔚為領袖。”洛陽《千唐誌齋》收藏有五代李克用親家關夫人碑誌中,也言“其先春秋時未詳所出,蜀將鎮國大將軍、荊州都督羽之後也。因徙隴西,乃郡焉。遠則龍逢(按:原文本有誤,“逄”才是正字)逆鱗,次則雲長戰勇,其後代生俊哲,世不乏賢。”《洛陽關氏曆代圖譜總譜》中的《洛陽關氏圖譜序》(清順治十年即1653年,關羽五十四代裔孫關起鳳撰)也有記載:“我關氏一族,自夏代相傳以來,世遠代隔,迄今三千餘年。”“本宗自夏代以前,無籍可考,以後始從龍逄代起。始祖關龍逄,為夏諫大夫,桀不道,直言進諫曰:‘人君謙恭敬信,節用愛人,故天下安而社稷固。今君用財若無,則窮殺,苦不勝民,唯恐君之後亡矣。人心已去,天命不佑,盍少悛乎?’不聽,遂殺之,葬於河南府靈寶縣,墓塚在縣(指原縣城)南十裏孟村之西。唐立碑,書‘夏直臣關公之墓’。有祠在靈邑東關,春秋祀之。”可知確有一支自認關公後裔之族存在,並把關公遠祖推衍到夏桀時代的忠臣關龍逄。明清全國敬祀關公以後,萬曆、雍正陸續命解州、許昌、荊州、當陽、洛陽等地官員就地尋訪關氏後裔,仿照曲阜孔子後人襲封之例,世襲五經博士,奉祀當地關帝廟香火。

    匯總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史料野記,得出了一個結論,關公有三子一女。分別是兒子關平、關興、關索,女兒關銀屏。

    公元1614年,萬曆皇帝加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禮部題準)。遣官奉九旒珍珠冠一、玉帶一、四蟠龍袍一,黃牌一麵,上書封號一十六字。至京都正陽門廟供訖,崇其廟為武廟。同時加封關公夫人胡玥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後,長子關平為竭忠王,次子關興為顯忠王,部將周倉為威靈惠勇公,並賜左丞相一員,為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傑。……從萬曆皇帝對關公家庭的加封中,我們可以直接的看到關公有兩個兒子,即關平、關興,但萬曆皇帝這個封諡中,並沒有提及關索和關銀屏。下麵我們就一一的詳細考究其中之真偽:

    (一)關平

    據《三國演義》裏描述,關平是關公在行軍途中,所收的一個義子,他忠心耿耿地跟隨關公東征西戰,無微不至地侍候著關公,他的行為比親生兒子還要孝順,但最終卻為呂蒙所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