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章 關公與戲劇文化(1/4)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10838更新時間:2024-03-29 08:55:07

    關公文化的發展與中國戲劇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種文化交匯融合,共同發展。戲劇生動地表現、傳播關公文化,而關公文化反過來又充實了戲劇文化。戲劇文化的發展,為關公文化的弘揚與繼承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

    中國戲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中國戲劇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那時候已經有了說唱藝術的存在,到了宋代,才逐漸成型。真正戲劇的成熟期要從元雜劇開始,經明清而進入現代,曆經八百多年盛而不衰。但真正將三國故事搬上舞台的是隋唐時期,唐玄宗李隆基始創梨園,三國故事的劇碼更加增多。至宋代,已經湧現出了很多說唱藝術大師,並且專門有“說三分”的大師,關公故事就成為當時說唱大師們的重要內容。蘇軾《東坡誌林·懷古》說:“王彭嚐曰:……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這是蘇東坡青年時任鳳翔簽判時,聽長期在西夏前線擔任軍職的北宋勳舊王彭介紹的情況,這個現象應當出現在已經奉關公為“軍神”的宋軍駐西夏前線地帶。京都汴梁,亦有“說話”,其中有“說三分”一科,且有專擅之藝人。據南渡之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回憶:“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時,曾說其中有一個藝人霍四究就是以“說三分”見長的。

    從南宋開始,“說話”藝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普遍性的觀賞高潮。在講述故事人物情節的時候,說書人不時對劇中人進行點評,偶爾加進去一些讓人開懷大笑的笑料,其目的是一種娛樂性質的,符合史實與否都不重要。到南宋臨安已經出現了連續的長篇講史,逐漸發展成為“平話”。今存元代至治年間(公元1321─1323年)福建建安虞氏刻本《全相三國誌平話》,就是一個例證。全書基本故事不完全符合史書記載,但和元雜劇中的三國戲大致相同,如張飛見黃巾,史書不載,而與雜劇《張翼德大破杏林莊》情節相同。其中對於關公文字描繪較少,主要是留給說書人現場發揮。可以說,《三國誌平話》的長篇結構和人物形象,已經為後來的小說《三國誌演義》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元時期是中國戲劇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雜劇逐漸成為文學領域裏的主流,三國戲當是雜劇中的重要一類。據《元曲選》等古籍記載,以三國故事編寫的雜劇約60多種,而以關公為主角且屬名家創作的就有10多種,尤以關漢卿的《關大王獨赴單刀會》、鄭光祖《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為名。

    說到此,就得說說中國著名的戲劇大師關漢卿,他生於解州,與關公為同鄉,元雜劇的代表性人物。他與鄭光祖、馬致遠、白樸一起被譽為元曲四大家,並排名為首,是我國戲曲史上的偉大劇作家和中國戲曲的奠基人,為我國戲劇的發展,開拓了一條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前進之路。他的作品一百多年前就已流傳至外國,今有法、英、德、美、日等國編譯他的作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和愛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列為世界文化界紀念的七大名人之一。

    明清兩代是中國戲劇發展的高峰時期,隨著當朝統治者對關公的尊崇,梨園行業更是精心策劃,精心創作,將關公戲推向了藝術的頂峰。乾隆皇帝曾親自命人編演曆史大戲,改編《三國演義》為《鼎峙春秋》就是其重要內容,該劇10本5卷,以關公為主角的劇目有25台,占全劇的十分之一。清朝宮廷演出關公戲,乾隆朝最盛。關公戲的內容逐漸係統化、整體化,具有一定的連貫性,演技也更加純熟精湛,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戲劇演出模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