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章 關公與晉商之緣(1/4)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10000更新時間:2024-03-29 13:01:23

    近期朝拜關公家廟,心裏感歎關公精神之宏大,關公文化之深邃。與此同時,也聽到了很多人的非議,在家廟中,在關帝聖駕之前,聽到了幾個年輕人的議論:“關羽沒有什麽了不起的,都是晉商把他捧起來的。”“要是沒有晉商,哪有關公!”“關公是沾了晉商的福氣了……”等等。這些胡言亂語,著實讓筆者感到詫異,也深深佩服這些年輕人的“學識”和“勇氣”,這些年輕人真可謂是“關公門前耍大刀”,僅憑淺學的一丁點皮毛知識,就敢肆意妄談曆史與文化;在他們淺薄無知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缺失和斷代。深感惋惜的同時,也為中國文化逐漸缺失而感到遺憾和焦慮,更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未來深感不安和擔憂。

    關公文化和晉商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大瑰寶,缺一不可。兩種文化在特定的曆史環境裏相輔相成,深深的融合在一起。晉商以關公作為精神支柱,以關公的義氣來教育約束同鄉、團結同行,把誠信作為人生信仰。關公是晉商商業人格升華的催化劑,是晉商商幫團結的粘合劑,是晉商文化的載體或符號,是晉商在商戰中的道德標杆。關公憑借晉商的推波助瀾,成為了中國的商業之神。關公文化和晉商文化,經受住了曆史的考驗,在曆史的天空裏,大放光彩。

    關公崇拜由來已久,自關公身歸大義後,在民間關公已經成為老百姓祭祀的對象。尤其在公元552年(梁朝天正元年)的時候,侯景部將攻荊州,陸法和借關公法力加以抵抗,在這個時候,關公已經位列神班,成為老百姓頂禮膜拜的大神。在經過隋朝關公顯聖,唐朝位列武廟配饗,進入宋朝後,關公正式登上了國家殿堂,成為國之中祀;皇家對關公的崇敬,影響著當時整個社會的各個階層。致後來的元、明、清三朝,關公受崇拜的程度達到頂峰,當時整個華夏隨處都可見到關帝廟,關公崇拜已經風靡全國。曆數關公受尊崇的曆史和範圍,在時間上要早晉商好幾百年,所以說晉商捧紅關公的這個說法是有偏頗的。

    關公和晉商的結合盛行於明清之時。

    眾多的地域神和行業神,有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就是向統一、整合的方向邁進。明清兩朝在經濟繁榮、政局穩定的時候,商業極其的發達,需要有一個統一的保護神來護佑商家。而一個被政治認可、被社會認可的神,要成為商業之神,需要一種轉化,晉商完成了關公成為商業之神的轉化。晉商會館遍及華夏,都以關公為祭祀之神靈,因其是山西人,以義行天下,最受鄉人崇敬,成為晉商的精神偶像。河南舞陽北舞渡山西會館有一塊《創建戲樓碑記》,記載了晉商敬奉關公的原因:山左有孔子道德高於萬山,世人重其文也,然有文以為之經,必有武以為之緯。惟我關羽生於山右,仕於漢朝,功略蓋天地,神武冠三軍,尤可稱秉燭達旦,大節垂於史冊,淘足媲美孔子,躬當武夫子稱,護國佑民,由中達外,至今普天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三晉商賈貿易……上者夙托神庇無往不利,思仰答於萬一弗祭祀像以表誠前。

    中國過去在冊的神祗很多,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載,其書就記載了包括關公、玉皇大帝、後土皇地祗、東華帝君、西靈王母、地藏王菩薩、雷神、電母等融合儒、釋、道三教的八十一位尊神。晉商在選擇自己的保護神的時候,為什麽偏偏選擇了關公?難道僅僅因為關公是山西人、是老鄉,就隨隨便便的尊他為保護神?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商家始終是以商業經營為目的的,所尊奉的保護神首先是必須有成為保護神所具有的各種條件;其次是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並為當朝者所認可;再次是所尊奉的保護神必須跟自己的經營策略、目的相符合,並可以此來標榜自己的商業宗旨。而關公在明清兩朝的名望、地位,正符合了晉商所要求的條件;由此,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了:關公名正言順地成為了中國商業之神;晉商從此也有了自己引以為榮的保護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