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5章:泡美大師(2/3)

作者:青絲引馬字數:11048更新時間:2018-12-26 14:04:27

    “陳主任,請!”

    秦偉東就在裏麵等著,劉濤也不敢耽擱太長時間。

    陳妍希滿腹疑竇,進了裏間辦公室。

    秦偉東已經坐回了辦公桌後麵,麵前擺著一份資料,見陳妍希進來,便點了點頭,說道:“小陳,過來坐!”

    陳妍希是他的秘書秘書,又是區委辦副主任,平日裏經常見麵打交道,可謂是秦偉東的直接下屬,自也無需過分客氣。

    “好的,謝謝書記。”

    陳妍希纖腰輕擺,款款的在辦公桌對麵的椅子裏落座。

    劉濤奉上清茶。

    “小陳,這份資料,你看看。”

    秦偉東隨即將麵前的那份資料,推到陳妍希的麵前。

    陳妍希依言拿了起來,卻沒有看,望向秦偉東,說道:“書記,您的這份大作,我早就拜讀過了,還不止一遍,我最少讀過三遍以上。”

    秦偉東就笑了。

    這份資料,是《群眾日報》上的一篇文章,陳妍希看過,倒是十分正常,不足為怪。

    “好,那你說說看,你怎麽看待教育改革的問題。”

    秦偉東說著,望向陳妍希,目光爍爍。

    陳妍希端正了身子,認真地說道:“書記,我完全讚同你的意見。縱觀改革開放30年我國教育體製改革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我國教育體製改革更多地表現為對政治經濟領域改革的適應性。從傳統計劃經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及深化,反映出我們對市場機製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受此影響,教育領域對市場機製的認識也存在著一個由淺人深、去偽存真的過程,市場機製在教育領域中的作用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反思。從某種角度看,改革開放30年的教育體製改革,實際上就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到底應該如何辦的探索過程。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涉及到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如何辦的幾個核心問題,包括辦學體製多元化問題,政府職能與學校辦學自主權問題,中央與地方關係問題,多元化籌資問題,高等學校招生與畢業生分配製度問題等。回顧30年的曆程,我們發現這些問題解決的軌跡差別很大。有些問題一直按著l985年的設想在推進,有些問題則幾經周折,原地踏步,有些問題曲折前進…‥”陳妍希漂亮的大眼睛裏,目光清澈。

    “辦學體製多元化。這一問題屬於曲折前進型的問題,民辦學校、改製學校、獨立學院這幾個關鍵詞反映了辦學體製改革的主要特點。總體來看,辦學體製改革從最初突破禁忌,允許民辦學校的創辦,到明確提出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製,辦學體製多元化的主導思想是明確的。但具體實施層麵上,卻存在著搖擺現象。民辦教育無法獲得與公辦教育同等待遇的問題仍然是束縛辦學體製改革的根本問題。政府辦教育的職責。政府辦教育的職責在體製改革之初一度被弱化,其原因一方麵是對教育的公益性與市場經濟認識不足,另一方麵是因為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政府的財力無法支撐教育的快速發展。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財政投入占全部教育經費的比例還不到60%。進入新世紀.這種情況得到了較大的改善,財政投入支持教育發展的力度不斷加大,尤其在農村教育中.財政投入已經占農村教育經費的80%多。不過.在政府到底應該如何管理教育方麵進展不大。1993年提出的“政府要轉變職能,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轉變為運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宏觀管理”,這方麵的改革進展不大……”陳妍希接著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