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卷 杏榜會元 第五百零三章 溫故弘治十六年(1/3)

作者:虎臣字數:7296更新時間:2019-01-10 17:20:16

    第六卷 杏榜會元 第五百零三章 溫故弘治十六年

    北京的天比滄州冷得早,也比現代社會冷得早。

    在蘇木等人啟程回京城的時候,北京城中迎來了一場連天大雪。

    眼見著還有一個月不到,弘治十六年就要過去,然後就進入正德年這個新的時代了。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剛過去的那一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的時候,在位十六年的弘治皇帝駕崩。那一夜也是同樣的大雪,同樣的冷。然後,更加驚人的消息傳來,司禮監首席秉筆東廠大太監徐燦,連同淮王帶兵入內作亂。最後,有太子朱厚照坐鎮,一場動亂總算被鎮壓下。

    徐太監、淮王被罰跪在雪地裏一夜,被活生生凍死。

    與此同時,京城戒嚴,在京所有藩王被勒令出京歸藩。

    弘治大行,太子朱厚照按製接位,並定下年號,是為正德皇帝。

    隻可惜正德帝還沒有滿十六歲,不能親政。但國不可無主,因此,迫不得已,隻能請張皇後垂簾聽政,並由劉健、謝遷和李東陽輔政。

    如此一來,朝政基本完全由文官集團把持。

    再接下來,桃花汛下來之後,一場大水衝了真定幾個州縣,超過十萬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國庫空虛,逼不得以,隻能命長蘆、兩淮、浙閩三大鹽場解庫銀賑濟。

    可萬萬沒想到的時候,長蘆鹽場的銀庫中卻空得可以跑馬,一場驚天貪腐大案就這樣浮出水麵來。

    整個長蘆鹽運使司,上至同知、副轉運使,下到門房走卒,被一網打盡,相幹人等也被解送京城,分別關押在刑部、東廠、錦衣衛北衙得各處。

    要知道,年初長蘆鹽運使司的轉運使就因為和淮王關係密切,被摘了官帽。

    到現在,整個鹽司徹底停擺動。

    沒辦法,朝廷隻能叫揚州推官暫時代理轉運使一職,先將整個衙門維持下來,等著新的轉運使上任。

    長蘆的貪官們既然已經歸案,那麽,按照朝廷製度,就該由三法司會審,定罪,然後追繳贓款。

    但就在這個時候,更加竟然的消息傳來。

    劉孔和、楊自烈、景亭三個主犯竟然在東廠的監獄中畏罪自殺了。

    人死在監獄裏,又關係到兩百萬兩庫銀的去向,三法司如何肯依。於是,就派出精幹人員去東廠查驗。這一查,才發現這三人身上都是窒息而死,身上也看不到任何傷痕。

    東廠的人說這三人是投繯自盡的,可若是上吊,脖子上自己沒有繩子的印記,而且,頸椎骨也完好。

    顯然,他們是被人謀殺的。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群臣大嘩,紛紛上表彈劾東廠廠公劉瑾,要求朝廷嚴查。

    可說來也怪,張太後卻下了旨,說既然主犯已經畏罪,此案就這麽完結。

    大臣們還是不依,又找到內閣,內閣卻保持了沉默。

    最後,除了三個主犯自殺,家產被抄檢之外,其他從犯或殺或流,這件新君登基以來的第一大案總算是徹底審結了。

    這純粹就是葫蘆官亂判葫蘆案嘛,朝中的所謂的正直敢言之士,依舊不停地將折子呈上去,卻都被張太後留中不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