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1煉鐵(1/2)

作者:彈冠振衣字數:5354更新時間:2019-01-13 21:55:33

    視察完了造船,劉備便又去視察兵器的情況。一路上,有一匹戰馬因為蹄子被磨平了,不得不將其殺掉,劉備心中一動。

    剛剛穿越的時候,劉備就發現這時代沒有馬鐙和馬蹄鐵。隻是劉備騎術達到了細胞記憶的程度,這才能夠順利騎馬。後來覺得,如果把馬鐙提前搞出來,隻怕會大大增強遊牧民族的戰鬥力,這才隱瞞了下來。現在看來,馬鐙倒是還應該繼續隱藏,但是馬蹄鐵可以拿出來了。當下把這個主意讓周圍的人記錄下來,等到到了鐵廠,便命人打造馬蹄鐵。

    濟南曆城鐵廠,煉鐵的高爐就建立濟水邊上,漢代已經開始用高爐煉鐵。

    高爐一年到頭不會停止,萬一停止,爐內的數十噸鐵水就凝固,就很難再熔化,整個爐就廢掉。

    漢代的高爐,大約高兩丈五、六尺,爐缸呈橢圓形,爐壁、爐基均用黑褐色耐火土夯築而成。遠遠看上,外觀有點像是一個特大號的大肚子花瓶。

    當劉備來到了濟南的時候,就看到了這麽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煉鐵的工匠們,往複不停地向高爐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從位於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

    主要用水力鼓風,用力少,見功多。因為現在濟水已經冰凍,就用畜力鼓風。

    東平陵、曆城和臨淄三處鐵廠,全力運轉,每天能產鐵二十萬斤以上。

    一開始時,生產的主要是農具,比如鐵犁,一具鐵犁的成本價大約是三千五百錢,出廠時,劉備按照四千兩百錢的價格買走,再用五千錢賣出。

    看上去,仿佛是奸商,其實按照這個年代的運輸條件,這個價格隻能說勉強有點賺頭。而且大量的府兵也沒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劉備便用借貸的方式,將大量的農具借貸給眾人,日後用糧食償還,或者也可以用戰功來償還也可。

    本來劉備也沒有那麽多的錢給將士們買盔甲和兵器,這個時代的錢,一般來說指的是銅錢,有時候會用黃金,府兵們固然沒有支付能力,劉備也沒有能力去找到大量的銅錢。

    不過劉備通過屯田控製了大量的糧食,在亂世之中,這可是比銅錢和黃金更加保值的硬通貨,於是劉備用糧本位發行了一大批紙鈔,每張麵值一百錢,可以買一百斤糧食。

    因為,信用貨幣現在還沒有發行的條件,因此不叫錢幣,隻叫糧食券。

    糧食券用上好的白紙製成,乃是長、寬各五寸的正方形,正麵寫著“憑票即兌糧食一百斤”,下麵是一行小字“有敢偽造者斬,三族為奴,家產充公。有舉報者半其財。”。

    後麵加蓋著劉備青州刺史和征東將軍的大印,下麵是一行小字用數字寫著一到兩百萬的編號,因為劉備手上掌握超過兩億斤以上的糧食。

    後來,劉備又規定了糧食券對食鹽和鐵器的比例,用劉備新得的曆城、臨淄鐵廠、海邊的海鹽廠產出做保證,短時間內,倒也發行出去不少,錢的作用主要是流通,既然能買到東西,又能用來交稅,何必非要銅錢不可,因此,極大的緩解了劉備的財政壓力。

    甚至有些不懂經濟的幕僚建議,既然這樣,何不幹脆,多印點糧食券,被劉備否決了,還是按照有多少糧食,發多少券的方式進行,不然搞出一場通貨膨脹、經濟危機來,對自己的統治不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