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5章 大道至簡(2/2)

作者:零點Q字數:7978更新時間:2019-04-01 09:11:18

    如敵向我麵部、喉部紮來,我則立刀左打右撥,即所謂“撥打雕翎式”。

    刀尖朝上,左右以刀背開器為磕,刀尖由前向七、向後或向下、向右為掛。

    刀尖朝下,刀刃朝外,向左右擺動格擋為格刀,如“獅子搖頭連三擺”。

    旋轉格刀要求旋轉一周或一周以上,格法在以刀、劍為代表的短兵器中,是主要的防護方法之一,“格、洗、擊、刺”是刀劍的主要技術。

    格刀有刀尖朝下,用刀刃或刀背向左或右格擋對方兵刃用法,同時還有刀尖朝上,用刀身根部向左或向右格擋對方兵刃的用法。

    如左右滾格刀法。“滾”即在刀身垂直軸上向左或向右旋轉格擋,以形成迎擊力量。格刀時,用力以前臂加手腕為主,並非隻上臂揮動。

    常樂以刀尖朝前,刀刃朝外,由前向側後抽回為帶,這是所謂帶刀。

    向左側後回抽為左帶刀,向右側後抽為右帶刀,都要挺腕卷肘,力點由刀身根部前段抽帶,這是一種防守性刀法,就是用己刀觸及粘住對方兵刃,使之偏離中線。

    而用刀盤滑對方器械則為滑,刀接觸對方器械即行滑動,一觸即滑。

    常樂又將刀身倒提,如“倒提垂柳式”,刀刃朝外、刀尖朝下,假設對方槍棍向其身紮戳,則以刀背向外攔擋為提。

    常樂順手把刀刃由上向斜下抽拉,捋刀有正反上下之分,其勢以刀橫置身前,手心朝上,使刀山右向左平移為正持法。

    還有手心翻轉向下,使刀由左往右平移為反持,和引刀置身後,由下往上抽提,使刀背靠近脊背,刀刃朝後,刀尖下垂的上捋刀。

    下捋刀使刀背貼背,沿左肩由後向上,向前,向下,向身體右後方抽拉至右艘外側,左右手配合協調一致。

    這刀法是以拳理拳法,和技擊應用來進行培訓的,但又保持了刀術矯健,勇猛的特色,構成刀法的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

    正所謂拳是器械的基礎,器械為手的延長。

    而刀的刀柄握法,通常以右手單手握柄,左手空手配合,但有時則雙手握柄稱為“雙手帶”。

    在雙手握柄時,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成陰陽把,與士兵端槍拚刺刀或舉槍射擊的握法相同。

    另一類雙手使刀法則是右手握柄,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個手指插入刀環內,變換刀法則以左手搖攪刀環來實現,猶如行船掌舵,也就是利用杠杆作用。

    內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其實心和意是一回事,都是人腦的思維活動,包括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雖是外合,其實也是心意思維所支配下的三合。

    外三合也是重意不重形,找到合的感覺就是了,用意念是有規律可循的,意念一般都在實腿一側的手上,因為此手與虛腿交叉相通,虛腿與虛手主動,實腿及與之相交叉的為實手,主靜。

    此手不放意念,腳底虛實一變,手上的意念隨之轉移,這叫“火候轉移”,意念還可以放在實腿一側的腰上或實腿一側的耳梢上。

    但在一個時空點上隻能意想一,不可意想二,想二就是雜念,一有雜念,就不產生內勁,這叫“意念專一,“不二法門”。

    每一個動作,有幾種能開發潛能的意念活動,但用時隻想一,得一則萬事畢,這是依據“大道至簡至易”的原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