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1章 上清古鎮(1/3)

作者:南無袈裟理科佛字數:8096更新時間:2019-01-25 20:57:48

    龍虎山乃是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的“祖庭”,原名雲錦山,群峰綿延數十裏,龍盤虎踞,山丹水綠,靈性十足。自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開始,曆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享受曆朝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時至今日,仍無斷絕。

    茅山與天師,一個小隱隱於市,一個大隱隱於朝,故而論正統和權勢,茅山宗拍馬也趕之不及。

    值得說道的一點是,與茅山宗開支散葉一樣,天師道又分南北兩宗,十數個門第,比如李家湖的女兒雪瑞、黔陽宗教局胡文飛都分屬於不同的山頭,這裏所講的天師,單指天師道本宗,龍虎山一脈。

    然而經過了新時代烈火的曆練,特別是破四舊和……,所謂“南張北孔”的府邸,都已經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開放成了旅遊景點;朝堂之上,也多以實力和關係來論高低了,所以無論是茅山派,還是龍虎山一脈,門內的弟子都有在全國各地的有關部門中任職,勢力犬牙交錯,不分伯仲,共同為了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麵而努力。

    2008年12月24日,我和一個板寸頭猥瑣道人,帶著一隻羽色暗淡、母雞一般肥碩的鳥兒,來到了貴溪上清古鎮。

    踏上了古鎮那用瀘溪河裏的鵝卵石鋪就而成的古街,看著如織的遊人和偶爾錯簡而過的道人,看著地麵那些排成太極或八卦狀、光滑溜圓、扁長不一的鵝卵石,看著琳琅滿目的道家器物和香火,重簷、丹楹、彤壁、朱扉等典型的道教建築風格,所有的一切,都將此處的道家文化,渲染得淋漓盡致。

    我們漫步走過這條始建於南北朝的古街,路過道家祖庭、天尊人府的天師府,來到了櫛比鱗次的沿河吊腳樓和船埠頭之間,看那清冷的瀘溪河麵上漁舟孤單,倘若不是眼前這些身穿著現代服飾的遊客和鎮民在,我說不得有一種穿越到了古代的錯覺。

    事關重大,我在來這裏之前,已經通過雜毛小道,聯絡到了大師兄陳誌程。

    作為我進入有關部門(雖然隻是合同工,編外人員)的介紹人,大師兄自然算得上是我的頭號靠山,而又有著雜毛小道這一層親密的關係,就立場而言,大師兄天然地站在了我的這一邊。然而大師兄事務繁忙,最近正在黎巴嫩那裏出外勤,並不能夠回來親自處理,而且又因為有人盯著的緣故,他在國內的主要關係也不能動,所以一切都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以及趙中華的斡旋幫助。

    不過他發話了,說不過是龍虎山裏的一名弟子,盡管搞,出了事情,他替我們兜著便是了。

    不過也難怪大師兄心中不爽,這個道號名曰“青虛”的家夥,跟他們的師祖“虛清道人”名號,居然差不離多少,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不知曉。但是這褻瀆先人的罪名,必然是扣在了他的腦門子上。

    我們本來就準備偷偷摸摸搞一搞的,這回有了大師兄的強硬態度作保證,趙中華和曹彥君等人更能夠拋下所有的顧慮,甩開膀子過來相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