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8章 傳功法螺(1/3)

作者:南無袈裟理科佛字數:7840更新時間:2019-01-25 20:58:20

    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二天的清晨,除了兩圈慢跑這最基本的體能訓練外,我們並沒有進行昨天傍晚那種高強度的訓練。而是在東邊朝陽暖洋洋地照耀下,我們三十一個學員,在百花嶺基地西邊的一處梅花樁樁上站立,開始聽著第一堂課。

    這一堂課的講師,是集訓營中排名第三的教官,林齊鳴。

    而昨天讓我們跑二十圈的那個僵屍臉教官,則是排名第二的拔誌剛,很奇特的姓氏,據說是滇西彝族人,是百花嶺基地的資深教官,名頭很大,曾經得到過總局領導的高度讚揚和欣賞。

    林齊鳴是個溫和的性子,沒有拔誌剛那種歇斯底裏地呐喊和嘲笑,也沒有慧明那種高高在上的冷漠感。他有著大學教授一般的名師風範,讓每個站立在最高2米、最低0.8米的梅花樁上的學員,如沐春風。這梅花樁足足有近百來平方的空間,高低林立,他讓我們用最舒服的姿勢,待在這海碗口子般粗細的木樁之上。

    林齊鳴緩步走過我們的身下,開始給我們講解起道家文化中,最重要的“炁”(通“氣”)來。

    什麽是“炁”,它是一種形而上的神秘能量,構成了人體與宇宙的根本物質。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世間,既是獨立之個體,也是與這世界外物相互聯係的整體。炁行於身,則構成了人體及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能量;炁行於山川、河流以及人群之中,便是意識流,是磁場的一種狀態。道家篤信在宇宙萬物間有這麽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它存在於氣功、吐納、導引術及禪坐之中,可從動作與意識的相互作用下,讓修行者產生超出人類認知範圍的力量,以及能夠馭使這宇宙中神秘的能量。

    不止是道教,每一個流派、宗教都有著類似的說法,或是意識,或是神力,或者是玄之又玄的東西。

    如何導引或者馭使這無處不在的能量,前人中有無數大智慧者都已經在觀察、臨摹、頓悟和思考中,挖掘出了無數的法門;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傳承,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套路和軌跡,故而並不明細說明,免得多有幹擾——這便是道,便是法,便是諸位強大的根基所在。

    炁無處不在,但是卻有捉摸不定:有的人能夠感受到了空間中的能量,視野便寬闊如海;有的人僅僅能夠感受到自身的變化,所有的感悟就變得狹隘和頓澀。

    道家將炁形容為先天,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有言:“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它代表了是一切生命與事物的來源;而將氣形容為後天,乃經曆了天時應至洗滌過後的俗物,不複清明,難有大成就……如何形容空間中的炁呢?它不同於我們認知中的氮氣氧氣,它不是物質,甚至沒有所謂的質子中子,它或許是電子,更或者是一種純能量的暗物質,如同精神,以及意誌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