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2章 來診所的年輕人(3/3)

作者:林月梧字數:6508更新時間:2019-01-26 08:15:51

    這樣就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得病人自發說出自己的心事。

    其實,這是借鑒了心理學的相關理論。

    據研究表明,人在談論高興的事情,特別是有關自己的事情時,會忘記所有的不快。

    趁此提出有關他的負麵問題時,他的潛意識中就會覺得這個問題是對自己的阻礙,就會表現出一種掙紮的情緒,尤其是視乎自己的前途時,這種表現尤為突出。

    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捧得越高,摔得越慘”的道理。

    我提出這個問題,正是把握住這一點。

    果然,聽到我的問話,他的情緒開始下沉,緊繃著臉,緊皺眉頭,顯得很是糾結。

    這是他的潛意識和正常意識在爭鬥中,看來還需要給他一些催化劑呀!

    我看著他的神情,不動聲色,換上一種溫柔且堅定的語氣:“來,告訴我吧!我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的!”

    他的眉頭明顯地鬆了一下。

    “相信我!”我拋出了暗示語。

    一般來說,當人們心思糾結時,聽到像“相信我”、“我會幫你”、“絕對沒問題”等這類肯定的詞語時,總會讓他們做出依賴性的選擇。

    他們這時的心理防線,是最為容易突破的。

    “我,我的心理可能有問題。”他嘟嘟囔囔地和我說著。

    聽到他的回答,我知道,前麵的鋪墊已經開始奏效了。

    我笑了一下,收起了紙筆,兩手交叉擺在桌子上,開始正式和他溝通。

    “是嗎?”我放鬆了語氣,略帶調侃的說了一句:“聊了這麽久了,你還沒有告訴我你的名字呢!這樣不太禮貌吧?”

    這句話看似多餘,其實也是有著深意的。

    正如我上麵提到的,在人們的心理糾結時,除了拋出暗示性語言,還需要看病人的狀態來具體分析,采取下一步行動,或者單刀直入,或者旁敲側擊。

    但是,如果處理不當的話,是很容易引起病人情緒反彈的。

    我沒有逼他,而是另外換了輕鬆的話題,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來,是讓他緊繃的心理壓力得到釋放,二來,是為了能和他拉近距離。

    畢竟,像他這個年齡段的人,正是心理最為敏感的時期,情緒的波動也會比較大,也更容易受到損害。

    總之,我所說的每句話,都是有著深刻含義的。

    他臉上的神情更加地放鬆了。

    “對不起,我忘記了。”他站起身子,向我微微鞠了一躬,又舔了舔嘴唇,告訴我道:“我叫田鵬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