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6章 軍械(2/2)

作者:任國成字數:5304更新時間:2019-01-26 11:01:19

    明軍士兵個人的戰力遠遜於八旗兵這樣的職業軍人,想要打勝仗隻能靠甲堅兵利,靠著裝備碾壓他們。

    所以,以後必須要大量裝備火槍火炮,朝廷的工坊火槍火炮的質量根本不行,以後必須自己製作。

    想要大量的裝備軍隊,靠手工打製火銃根本不行,一是效率太低,再就是規格不一。現在這個時代,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使用機床製作槍管,澳門的葡萄牙人就設有槍炮工廠。不行的話就派人前往澳門,和葡萄牙人商議,能否以朝廷的名義購買一套可以製作槍管的工坊來,並請到一些技師過來。

    雖然這看似很難,葡萄牙人也未必肯同意。不過陳越相信,隻要有錢,做到這些不成問題。

    而且,現在平南軍中裝備的火銃太過落後,大多是一些鳥銃三眼火銃,射程連弓箭都比不上,而且都是前裝火槍,裝填彈藥困難不說,遇到下雨天就完全無法使用。而這南方要遠比北方雨水多,總不能下雨天就不打仗不是。

    這個年代是否有了後裝火繩槍?或者燧發槍?陳越對火槍的工藝並不了解,靠他自己想設計出先進的火槍絕無可能,必須得找到能製作這樣火槍的人才。

    大明有這樣的人才嗎?有的,平南軍中的潘學忠就是一個,潘學忠是傳教士湯若望的義子,精通火器的製作知識,可是他也不會製作燧發槍和後裝火槍。所以要想製作先進的火器,還得去西方人那裏找人才。

    火槍必須大量製作裝備軍隊,火炮也不容忽視,無論是守城還是野戰,火炮都必不可少。而且滿人對火炮的使用絲毫不弱於大明,在曆次的戰爭中,他們繳獲了大量的火器。另一個時空中,不管是揚州十日,還是江陰之戰,滿清就是靠的火炮轟開的城牆。

    像揚州城,若是有百十門紅衣大炮在,根本就不怕滿清任何的攻城,隻靠遠程火力就足以壓製的他們不敢靠前。可惜,到了南明,明軍就連火炮都比不上清軍。

    紅衣大炮的製作,由潘學忠負責就行,不過現在陳越非常後悔,在撤離北京時沒有把湯若望帶走......

    至於大明還有哪些精通火器製作的人才?以後慢慢打聽就是,陳越下定決心把他們都聚攏到旗下,以後研究設計出更先進的火器。

    可是現在,距離滿清南下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年,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大批量的製作火器非常困難。所以必須想辦法彌補遠程火力的不足,唯有製作弩箭了。

    自從有了火器後,大明使用弓兵少了很多,畢竟相對於火銃,弓兵訓練所需要的時間太多。可是弩弓卻不一樣,它的訓練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不過弩的體積往往比較大,越是射程力度越強的弩體積越大,對使用者的體力造成了考驗,這也是在大明弩也漸漸被淘汰的原因。

    可偏偏陳越自己就懂得弩弓的製作方法,在穿越前,他自己就多次製作過十字弩,利用滑輪借力,一個普通的男子也可以輕鬆使用弩弓。

    陳越決定把弩弓的圖紙畫出來,召集工匠大量製作,在軍中普及,彌補火槍的不足。

    如果您覺得《明末好女婿》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2/261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