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3/5)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19968更新時間:2019-11-03 02:04:51

    但是作為皇帝的耶律洪基憤怒太甚,沒有辦法了。

    耶律乙辛也唯有不再多說。

    當然,也如耶律乙辛所想,這種事情在大戰之前爆出來,是真要打擊軍民之心的,甚至還會造成各種流言到處泛濫。

    比如,蕭扈把朝廷大軍引進了宋人的埋伏圈,致使朝廷十幾萬大軍一敗塗地,隻能困守燕京城。

    蕭扈把朝廷的攻防圖都給了宋人。

    蕭扈把進城的密道給了宋人。

    蕭扈甚至早已在城中安排了接應的人馬,到時候裏應外合之下,就會一舉打破燕京。

    有這麽多各種各樣的流言,自然是燕京城內真的有一批人唯恐天下不亂,有那麽一批人真的想看到宋軍打破燕京城池。

    為何?

    很簡單,因為不論哪個時代,總有對朝廷不滿的人,總有異見份子。

    這些流言之所以在蕭扈投敵之事爆發出來之後,立馬就甚囂塵上,更因為這燕京城本就是漢人聚居之地,這城內有幾十萬漢人,漢人多了,不免就有一部分心向故國的人。

    不過真要認真說,宋也並非燕雲漢人的故國,還沒有宋朝的時候,燕雲就是遼國的地盤了。還是同一個民族,終究還是會有凝聚力,天生的血緣,哪怕過了一百多年,依舊還有一些割舍不斷。

    至少在對待戰爭的勝負上,燕雲的漢人與其他民族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哪怕是對於那些對宋並沒有多少感情的漢人來說,遼國勝了,他們自然高興,生活繼續。

    但是遼國敗了,這些對宋並沒有多少感情的漢人,其實也並不會十分擔心,因為他們都相信,自己的同胞打勝了,進了燕京城,應該也不會對本地漢人做出什麽過分的舉動,日子應該依舊還能繼續過下去。

    但也有一部分漢人會與契丹人站在一起,比如那些吃朝廷飯而家大業大的,又或者本身就在朝廷當官的家族,還有靠著官府朝廷吃飯吃得還不錯的漢人。

    這裏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燕京城外有良田萬頃的韓才清韓老爺子,他在知道宋軍要兵臨城下的第一時刻,就帶著家中的幾百心腹進城了,甚至給家中這些人都發了兵器,大概是要與城池共存亡的態度。

    類似韓才清這種人,還不少。燕京城內,越是混得好的漢人,就越會與遼人一條心,這是毋庸置疑的。越是底層的漢人,自然態度越曖昧一些。但是其中又還有一道關係,在城市裏,往往底層的人都是依靠著上層的人生活的,也就是說上層的人會對下層的人有一定的控製力。

    就如流言可以滿城風雨,卻並沒有幾個漢人真的會想著要拿命去裏應外合迎接宋軍入城。

    以上大概就是燕雲漢人對於遼宋兩國態度的一個整體寫照了。

    而城外的甘奇,正在緊皺眉頭思慮著,他還在糾結於怎麽解決眼前的困境。再等天一亮,這城到底是攻還是不攻?

    這也是個大問題,因為甘奇麾下人手不多,能用在城牆上消耗的士卒不多。

    攻城,對於甘奇而言好像就是賭博一樣,有可能勝,也有可能敗。

    甘奇在想著能不能有一個更好的辦法,最好是先不用攻城的辦法,不用賭博就是最好不過的。

    在一種焦慮中,甘奇在自己臨時的中軍大帳裏,踱步不止。

    他一會兒看著地圖發呆,一會兒站在門口看著哪座巨大的城池發呆。

    他甚至腦中不斷去回憶自己以往的記憶,聽過的戰爭故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