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04章 東宋興亡,在此一戰(1/4)

作者:大羅羅字數:13582更新時間:2019-02-10 06:14:34

    神洲大陸上的戰爭陷入持久其實早就在大周共和國高層和都機宜司預料之中,這是交戰雙方實力對比所決定的。

    西宋有幾十萬經過實戰和嚴酷訓練的精銳步兵,而東宋的本土也有一億人口,而且也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動員和裝備幾百萬軍隊根本不在話下。

    想要依靠一場速決戰擊敗這樣兩個對手,基本上是癡心妄想。

    當然了,兩宋聯軍在河南省地麵上打出的一連串攻勢作戰,也出乎了都機宜司的預料。

    在趙良將被阻擋在襄城、郾城、潁昌一線前,還著實手忙腳亂了一陣——他們也知道趙良將的目標是黃河大壩。這幾乎是大周共和國在這場戰爭中唯一的弱點。

    不過工業化國家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同西宋這樣的封建國家相比,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趙良將在河南取得的勝利,很快就被迅速動員起來的兵海給淹沒了。

    除了工業化的動員能力驚人外,由蒸汽機所帶來的中原運河運力的提升,也成了壓倒趙良將的巨大砝碼。

    經過二百多年的“黃、淮、運綜合治理”,到共和6年的時候,以五丈河、汴河、蔡河、金水河、黃河和永濟河為主幹的水運體係,不僅沒有殘破,而且還發揮著比以往任何時期更重要的作用!

    到中原水運體係,又難免要牽扯一下如今大周共和國的工農業和城市布局了。

    在走了00多年資本主義道路後,大周本土的人口分布變得很不均衡。出現了燕津、徐海、遼河、日本關東等四大都市圈。一億四千萬本土人口中的60%生活在這四大都市圈中。而餘下的5600餘萬人口則分布在異常遼闊的土地上。

    此時奚王領地已經變成了大周共和國的本土,而奚國的王公都變成了從大周共和國執政府領取年金的富家翁。所以大周共和國的本土也就變得非常遼闊,不僅包括了後世的蒙古高原、內外東北,而且還擁有整個東西伯利亞。

    而支撐人口集中的大都會圈經濟的,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也隻能是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了。

    大周的四大都會圈都是紡織工業中心,不過有著各種不同的發展重點。

    其中遼河流域的城市大多以毛紡織業及其關聯產業為支柱——靠近遼河的牧區可以提供大量優質羊毛,使得遼河流域城市的毛紡工業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

    燕津地區則是棉紡和毛紡並存,因為燕津地區正處於大草原和棉花種植地帶的交匯處。

    徐海地區則是世界最大的棉紡業生產中心,因為臨近徐海的河南、山東,現在都是棉花種植的大省。

    而東日本省的關東城市圈則發展成了絲織業的中心。這是因為日本列島是大周共和國本土最適合種植桑樹養蠶的地區,那裏的絲綢質量不在江南所產的絲綢之下。

    從這四大都市圈的紡織工業布局,就不難看出,現在大周共和國的農村其實也是工業化的一部分。那裏的生產和工商業城市的需求是一致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