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二章 硬件四大難題!(2/3)

作者:秒速九光年字數:6482更新時間:2019-02-22 20:08:47

    至於星辰科技的半導體事業部,雖然經過多年來的招兵買馬,實力相當可觀,但由於半導體事業部並未獨立,對外界來,他們依然是個謎。

    工控機這個東西,在工業領域有著大量應用,卻也有著巨大等級之分,高端工控和低端工控,從來就不是一種東西。

    就像最先進的第四代隱形戰鬥機,核心技術之一,就是飛行控製器,而飛行控製器從本質上來,也屬於工控機,但技術等級,那真是高到上去了,國家隊用了上萬饒團隊,一直在搞飛行控製技術。

    實現自動駕駛所需要的工控機,等級當然比不過飛機,但也是典型的高端技術,海思的入局,可以加快開發進度。

    以星辰科技和華為的關係,把海思拉過來不難,利益方麵,羅佳也從來沒有過剝削合作夥伴的先例,向來帶著大家一起發財。

    至於第二個難題,叫做CAN。

    工控機與汽車底盤交互,必須通過專門的CAN語言,所以CAN這個東西,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工業語言解碼器。

    好比目前的車速是六十,傳感器測到了時速,但怎麽把這個信息告訴工控機呢?大家都是機器,誰都不會話。

    所以就需要CAN技術,來解決機器之間信息通路的問題。

    第三個難題,是全球定位技術和慣性測量單元。

    全球定位技術不難解決,華夏有北鬥係統,如果再配合北美GPS係統的話,可以組成雙重定位通道,獲得精確的車輛定位信息。

    但慣性測量單元,也就是簡稱IMU的這個東西,就比較有難度了。

    依靠全球定位和IMU,可以知道車輛在哪,正朝哪個方向開,此外IMU還能提供諸如橫擺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等更豐富的信息,這些信息有助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定位和決策控製。

    第四個難題是傳感器。

    目前的自動駕駛車輛中,需要同時用到三大傳感係統,分別是視覺傳感器,激光傳感器,和雷達傳感器。

    視覺傳感器就是雙目攝像頭,它能提供立體視覺感知,不僅自動駕駛技術要用,將來的機器人技術也要用。

    工業用雙目感知攝像頭,和手機攝像頭並不是一種東西,而這個領域最大的玩家,就是星辰科技的子公司,星辰光學。

    經過多年的擴張和發展,星辰光學早已不是那個隻會造攝像頭的工廠,而是一家擁有傳感,遙感,激光,文光學,醫療光學,光學軟件,等等諸多戰線的大型綜合體。

    國外的競爭對手主要有三家,以色列Mobileye,加拿大PointGrey,德國Pike,他們的技術等級均要低於星辰光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