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3章:不世之功(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13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14

    “各家族南下開拓,開辟出多少土地(殖民地)可以擁有年限的收獲權,他們因此開拓熱情高昂。”紀昌一再斟酌著語句,他無法從劉彥的後腦勺看出什麽,停頓了一下才繼續:“其餘區域,是否也能開放開拓權?”

    劉彥與各個家族的商定是,他們去西南半島開拓,占下一個地方之後能夠擁有最長二十年的收益權力,也就是當地的資源在二十年之內屬於所占家族,國家隻有那些資源交易的收稅權。

    各個家族發現了什麽資源,可以選擇自主或與民間的誰合夥開發,也能夠選擇賣給國家。資源包括但不限製於金礦、銀礦、銅礦、鐵礦、木材以及各種奢侈品,但又分是什麽資源擁有多少年限的所有權,比如各種寶石和金、銀、銅所有權最多也就五年,鐵則是一經發現則國家必須占有七成。

    林林總總的開辟條約非常多,越是關乎到戰略的資源限製越大,相反是一些財富上麵的資源會寬鬆一些。

    “其餘區域?”劉彥停下腳步轉身看著紀昌,看不出喜怒地問:“哪個區域?”

    “大漢目前的人口集中地以青州、司州和揚州最多,徐州、兗州、冀州、豫州的情況略好一些,雍州、秦州、益州、梁州、江州地廣人稀,乃至於是日後光複的交州、廣州、交趾等地恐怕不會有多少人口。”紀昌苦笑了一下,道:“疆域大而無開發,無開發無產出,想有產出需要人口。臣思慮良久,益州與梁州漢家苗裔不多,皆是蠻與夷,官府遷徙人口不可取,或可以土地誘惑私人移居,充填人口以事生產。”

    益州和梁州就是後世的四川雲貴區域,那裏屬於多山地形,交通也是極其的不方便。

    蜀地還算是比較不錯,從秦國滅掉古蜀國和古巴國之後,一直有向當地遷徙人口過去,但實話與原本生活在當地的人一比還是太少。

    巴地那邊因為交通更加不便,再來是山地叢林也比蜀地更多更複雜,從秦帝國到東漢一直是采取任命當地酋長為官的治理方式,實際上巴地並沒有多少漢人。

    “蜀地自有秦一代大修水利,再有成1都周邊的平原,是蜀地難得的一塊產糧地。氐族李氏統治占據四十六載,雖無有修繕與維護,當地生態卻也未曾遭受破壞,隻要稍微梳理便能農耕生產。”紀昌肯定是有做過專門的調查,見劉彥的眉頭挑了挑,接著:“大漢滅成國,原屬於成國各貴族與頭人的土地被收為國有,持有土地的百姓占不到兩成。現在那些屬於國家的土地……是荒廢狀態。”

    劉彥似乎有些懂了,漢國的疆域越來越大,人口相應也越來越多,可是產出有點跟不上消耗,丞相府那邊絕對是被逼急了,而急則生變就想要開源。

    “大漢對外交戰從未停止,每年耗費軍糧以千萬石糧秣計算。止於元朔三年,之前儲備幾乎消耗殆盡……”紀昌額頭開始冒汗,略略艱難地:“臣與屬僚做過嚴謹的合計,對石羯之戰尚有西南劫掠可以支撐,但劫掠所得有多有少充滿變數。未來還會有滅石羯之戰的用度,與慕容鮮卑交戰也需要儲備軍糧,更有深入草原作戰和向西開戰。若是不大肆生產,恐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