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3章:不世之功(3/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13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14

    其實劉彥也不一定是堅持土地大多數歸於國家持有,相反他還是比較希望土地能夠到了百姓的手中,問題是現在對於均田不但官方無法接受,連帶百姓其實也是持遲疑態度,畢竟之前也就秦帝國在商鞅變法時期幹過類似於土地的處理,並且商鞅變法的土地處理對於百姓的負擔大的有些驚人。

    商鞅變法的均田,是先確定土地私有製,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但卻是變著法子從貴族和大量持有土地的那些人手裏強買土地,然後再賣或是賃租給百姓。百姓有自己的土地和沒自己的土地其實差別不是太大,每年每季辛苦勞作的產出大部分歸於國家,僅僅是能夠留下每年的口糧,而國家再以爵位回饋,爵位的提升能夠得到社會地位的提升和土地持有的增加,等於是百姓勞作產出大部分是貢獻國家,實際上財富和存糧是沒有多少的。

    國家產出入不敷出,尤其是未來還有那麽多的戰爭要打,那些戰爭還是非打不可的那種,可以想象紀昌身上擔子會有多重。

    丞相府要負責的還不止是戰爭的軍糧所需,他們還得考慮民間的糧食消耗和必要儲備,畢竟一個國家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沒有什麽災人禍的時候都受不了,要是再出現點什麽災人禍可就極度糟糕。

    到災人禍,漢國中樞已經確信未來幾年必定會有災。那是從氣候的反常來判斷,就是不知道會在什麽時候發生災,那麽對糧食的儲備就更是要抓緊,要不等災真的到了就來不及了。

    劉彥倒是知道出現災的確切時間,就是曆史上冉魏滅亡隨之而來的中原幹旱和蝗蟲之災,算一算也就是五年之後的事情。這才讓他也出現緊迫感,才會想要在災發生之前至少解決掉石羯趙國和將慕容燕國打到虛弱,要不等中原出現大麵積的災害,漢軍無力對外開戰是一回事,被反推也不是不可能。

    “丞相,國情如何,卿該比寡人更清楚。”劉彥並不反對丞相府的思路,隻要方式沒有錯誤,開源在任何時代都是對的。他很認真地:“寡人想知道丞相有什麽解決方案。”

    紀昌苦惱的就是這個,有了先秦的例子之後,普羅大眾對於來自國家的善意是害怕的成份居多。

    那真的不是開玩笑,畢竟土地誰都想要,但是現在的人思想上是,想要土地就必須擁有相應的付出,比如用軍功來獲得封賞,或是用財帛來購買。要是有誰想要平白無故給予什麽人土地,那個人恐怕是疑惑和驚疑多過於驚喜。

    “這……”紀昌能夠想出的方案太多了,就是怕一些方案會產生激烈的反對,甚至是一些方案留有後患:“臣所想,可否優惠租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