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25章:友邦驚詫是什麽梗?(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36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59

    劉彥不會看任何一個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哪怕是曆史已經證明繆嵩的智慧不足以讓冉魏存在下去,相反是沒幾年就被前燕(慕容燕國)所滅。

    要是有智慧也有能力,理所當然應該是該收羅到國家體製中來,不應該是為了個人效力……以上是傳統法,更明白的講就是,統治者不允許任何有威脅的人不在掌控之內。

    “景略。”劉彥是等崔宗離去才看向一直在眼觀鼻鼻觀心的王猛:“督令建康可有所得?”

    八年的時間,劉彥先後有過三任的貼身秘書郎,王猛是第一任,第二任是荀羨,崔宗是第三任。

    所謂的貼身秘書郎其實就是西漢時侍中的角色,隻是稱呼上出現改變罷了。

    能夠成為君王的貼身秘書郎,本身就代表是受到君王某種程度上的信賴。職位雖然,可是正因為受到君王信賴,致使壓根就沒人敢得罪君王的貼身秘書郎。

    王猛絕對能算得上是“簡在帝心”的人之一,誰都無法否認他的前程遠大。他被劉彥下放之後,起初是到冀州就任一縣之長,後麵調任司州,最後麵才是成為建康令。

    建康是目前漢國主要的對外窗口,還是漢國目前城市居民最多的城池(沒有之一)。建康令雖然還是縣令級別,可是屬於直轄中樞的縣令,政治地位上絲毫不輸給一郡的郡守。

    “回王上,臣日日夜夜不敢放鬆,恐有負王上厚愛。”王猛是在拍馬屁,也是在表決心,道:“臣督建康,所得甚多。”

    管理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那個城市是戰敗一方曾經的首都,裏麵的人員構造異常複雜,不少是屬於前朝的餘孽隨時可能搞事,再來是居民然上是不會親近新的朝代。

    建康是經過將近兩年的軍管才交給王猛,到王猛手上的建康從原先超過兩百的居民減少到一百四十餘萬,行政級別是從帝都變成中樞一個“直轄市”,要建康居民能開心的起來就怪了。

    管理一個地方最重要是什麽?不就是首先人得願意聽從官府嘛!之前軍管是一種高壓的監督和管理模式,表現出對漢國有敵意的人基本上不是被幹掉,就是被遷出了建康城,王猛接管的建康是一個大多數人被驚嚇到快成兔子的城池,算是降低了他對建康的管理難度。

    王猛就任之後,首先幹的是找一批人出來殺雞儆猴,那批人必然也是有取死之道。他先收拾人,再使用相對溫和的政策,比如官府出資修繕城池,大搞一些公共設施之類的事情,來收攏人心。

    得的是先抽一頓再給甜棗的策略在任何時代的任何敵方都適用,高壓之後的仁慈也更容易迫使人屈服,遠比持續的殘暴,或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仁慈,更加適合作為管理手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