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2章:人的成功和失敗(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086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01

    很明顯的事情,人們才不管家鄉是怎麽對待過某人,隻會感慨連家鄉的人有機會都不照顧,哪能奢望跟著某人有什麽好處。

    謝艾現身西北,消息一經傳出,不但是謝氏原先的友人動身趕往日勒,便是一些覺得自己有些麵子的人也是啟程。

    那些人找謝艾也許並沒有太特別的目的,可能隻是純粹處於禮貌和尊敬拜會一下,但更多實際上是出於一種自古就有的鄉黨情緒,想在謝艾這裏找到一條通暢大道,參與到漢國的統治階層中去。

    謝艾是敦煌郡人士,從敦煌到張掖足有千裏之遙,等待他們到日勒縣的時候,實際上謝艾已經不在該地。

    “新亭侯斷無刻意躲避我等的意思。”謝平也是敦煌謝氏,隻不過是不在謝艾五服之內的旁支,要不然就該是早早搬遷到劉彥治下。他就算是旁支,於一些人眼中也是很有地位,矜持地:“諸君且稍候,平往縣衙一問。”

    敦煌在大一統時代是邊陲,就是在張氏涼國時期也是地地道道的邊陲,甚至可以是地地道道的前線。

    一般情況下,處於邊陲的人真不會老實到哪去,真正老實的人在邊陲基本活不下去。可他們的那種不老實絕對不是貶義,是相對於身處絕對完全區域的人民風顯得更加彪悍,就是再富足或大的家族出身,基本是看不到養尊處優的影子。

    謝平是一個皮膚黝黑且看著壯實又魁梧的中年人,他沒費什麽勁就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謝艾是往玉門而去,也就是他們和謝艾錯過了。

    現如今是有兩個叫玉門的地方。一個全稱叫玉門關,是在敦煌郡境內,是真正意義上的邊關,與陽關同為邊疆軍事重鎮。另外的一個玉門是在晉昌郡靠近酒泉郡的方向,非常靠近後世的嘉峪關。

    西北之地就算不是災年,相當多的區域也是一片荒涼,絕大多數地區不是草原就是戈壁,尤其是以伊吾以北最為荒蕪,姑臧和張掖郡以北到了現代幹脆就形成一片沙漠。

    在很久很久以前,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興郡其實是胡人的地盤,一個叫休屠的部落盤踞在這一片土地上,他們主要的棲息地是在祁連山周邊。

    休屠部在隨後被並入到匈奴裏麵,祁連山附近就成為匈奴右賢王的地盤,是等待西漢的軍隊進軍到這裏才成為漢土。

    謝艾的行蹤會那麽好找,是他特意的行為。他來西北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西北人對漢國的歸屬感幾乎沒有,甚至是不信任的情緒居多,哪怕他自己是西北人,得到的加分也相當有限,肯定是要更多的人配合,會找他的人不是親朋就是故舊,會相對信賴和配合一些,是作為榜樣的好人選。

    “諸君,為免再錯過。及早趕路吧?”

    眾人自然是相應謝平的意見,連在日勒停留都沒有,重新向著剛剛前來的道路折回。

    日勒縣到玉門縣也不近,一走就是近八百裏路程,徒步怎麽也要走上半個月,那還是西北大多數地方地形平坦的原因,一路上僅有少數的戈壁,大多數是平坦草原。八百裏路呢,要是山地走上數個月都不算久,沒有前人開路,繞來繞去走上一年也不算過份。

    謝平等人,要麽是騎馬,要麽是乘坐馬車,花了六的時間才趕到玉門縣。

    他們重新來到玉門縣,沒進縣城卻是發現比起前次,今次玉門縣的人增加了不少,那是從道路來往人群的發現,也是周邊多了不少的營地。

    “此些營地,除無欄柵、拒馬等物,如何看都像軍營。”

    當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營,但裏麵真有不少的軍方將士,他們以李匡為主,玉門縣隻是一個臨時停留地,最終的駐營地是在陽關。

    “咦!?那位,不正是新亭侯?”

    謝平聞言看去,前方一夥人正在走動,多數是身穿甲胄的軍人,一身白色為主色調服裝的謝艾被擁簇在中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