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25章:漢家朝議(3/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4380更新時間:2019-01-29 00:23:49

    第一梯次的座位側邊,能看到的是整齊的屏風。屏風的存在其實就是充當臨時的商議室,大臣在麵對君王詢問的時候,拿不定主意之類的可以約上人進去討論。

    朝會還能進“黑屋”商議?這個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事情,不過這種事情到南宋之後就不存在了。

    畢竟,南宋之前的君臣關係是一個樣子,蒙元之後的除了君之外都是奴隸。君問了答不出來……勿謂言之不預!

    第二梯次的百官側邊,兩邊都是擺著一些樂器,不是隨隨便便的什麽樂器,是種類齊全的編鍾。

    編鍾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春秋戰國時期的編鍾可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擁有,得是王室特別賜予才能擁有。

    其實就算是周王室允許某個諸侯能夠擁有編鍾,以當時的生產力而言也不是隨便一個諸侯能夠搞出一套編鍾。這個是與工藝技術有關,例如製作編鍾需要用到大量的蠟,那個時候蠟是隻有用蜂蜜才能做得出來,國家疆域不夠大的諸侯連蠟都備不齊,怎麽製作編鍾?

    到了秦漢之後,編鍾已經沒有春秋戰國那麽的高大上,可仍然是宮廷樂器,依然不是什麽級別的人都能擁有。

    時隔數百年之後,編鍾依然是屬於宮廷樂器,非執掌名與器不可擁有。就是時間太久了,文明也被野蠻所摧毀,隻有王室才掌握的鍾曲基本上已經失傳,要是不再創作鍾曲,編鍾就該從樂器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擺設。

    一聲鍾鳴讓殿內交談的人停了下來,他們不管之前是在幹什麽,都是站立向寶座方向成鞠躬行禮的姿勢。

    劉彥穿著子冕服率先而出,左右兩側跟著提孔雀燈的宮女,一名身穿華麗重甲的武士和崔宗跟在其後。

    孔雀燈自然就是孔雀模樣的燈,主結構是銅材料,燈上下分三層,下麵兩層在喇叭形底座上分別套置兩個大燈碗,碗沿各對稱地插有四個燈盞,最上一層塑成一昂首開屏的孔雀,孔雀背馱一燈盞。因為通身有九個燈盞可以同時點燃,所以又稱“九連燈”。

    那名身著華麗重甲的武士也是有名頭,他就是這一次朝議的大殿將軍,專門負責次序以及安全。

    大殿將軍不是官職,也不是真正的將軍,誰來擔當這個職位完全是子了算,一般是給一些年輕的家夥來露臉,不無子表達要刻意培養的暗示。

    冉閔看到大殿將軍麵甲後麵的眼眸,自家的兒子就算隻看一雙眼睛也能看得出來,立刻就咧嘴無聲地笑了。

    安靜到大殿之內能聽到水池的流水之聲,劉彥走到寶座坐下。

    崔宗走到至尊台的一側,醞釀了一下下,也是在等待百官回到各自的座位,高聲道:“子與眾卿朝議!”

    一開始的時候,劉彥以為朝議就是早朝,然而那是有明一代和“我大清”的叫法。

    當前是叫“朝議”,並沒有“早朝”的法。

    今不是大朝議,算是一場朝議,明顯的區分就是同樣來到長安述職各郡的郡守沒有被召喚上朝,倒是回到長安的將軍得到召喚前來參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