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三章 周家歸宿(1/3)

作者:話千秋字數:7056更新時間:2021-05-03 22:08:12

    鄭和寶船和寶船

    鄭和寶船是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鄭和船隊中的主體,也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它在鄭和船隊中的地位相當於現代海軍中的旗艦、主力艦。

    鄭和寶船是供鄭和船隊的指揮人員、使團人員及外國使節乘座。同時,用它來裝運寶物,有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物品,也有西洋各國進貢明朝皇帝的貢品、珍品,還有鄭和船隊在海外通過貿易交換得來的物品。為此,稱為“寶船”,意為“運寶之船”。

    另有一種說法,鄭和寶船是鄭和下西洋船隊中海船的總稱,鄭和船隊是由多種不同船型、不同尺度、不同用途的海船組成,它們統稱為鄭和寶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鄭和寶船是一種大型海船,尺度大。有關鄭和寶船尺度,在《明史·鄭和傳》中記載得很明白:“造大舶,修四十四者六十二”。在明代人編寫的《國榷》中稱“寶船六十三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在明末羅懋登所著《西洋記》中詳細地記載了鄭和船隊中各種船型的尺度,其中,寶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編輯本段]鄭和寶船的尺度和結構鄭和寶船的桅帆總體設計上采用縱帆型布局、硬帆式結構,帆篷麵上帶著撐條相當於筋的加固作用。二千料船的遠洋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闊”的結構,船頭昂船尾高。

    船體結構上設了多道橫艙壁,把一整個艙按功能分割成多個小艙,多的二十八艙,少的也有二十三艙,這不僅有加強結構和分艙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發展,而且還有利於分割艙段分類載貨,滿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采用全木結構。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複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拚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於“散架”。上二千料鄭和寶船基本船型為福船,外形為小方首,寬平艉。建築形式屬於樓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層甲板室形成舯(意:中)樓,設了舷牆,艉(意:尾,記者注)部有三層艉樓,艏(意:首)部有二層通透性的艏樓。自底艙到甲板上,共分為五層。

    船艏正麵有威武的虎頭浮雕,兩舷側前部有莊嚴的飛龍浮雕或彩繪,後部有鳳凰彩繪,艉部板上方繪有展翅欲飛的大鵬鳥。[編輯本段]那麽大的船是用什麽控製的?鄭和造那麽大的船是用什麽控製船的?

    史書記載,鄭和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據這一尺度,鄭和寶船將長達135米,排水量近2萬噸,甲板麵積約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當時海上無可爭議的巨無霸。如此龐大的船隊顯示了明代中國驚世駭俗的造船水平。

    原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鄭明少將是中國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潛心研究鄭和寶船多年。目前正積極準備鄭和寶船的複製工作。他向競報記者獨家披露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鄭和寶船的技術秘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