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 三震(3/3)

作者:鯊魚禪師字數:11874更新時間:2019-06-27 10:32:55

    按照“漢安線”的成本來計算,“三縱一橫”不管哪一條路線,都是千萬貫級規模的投資。

    這種長期的大規模投資,已經不是普通土豪能夠參與的遊戲。

    沒有中央朝廷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普通豪強麵對這種規模的投資,連伸手的勇氣都沒有。

    隻是,但凡看了兩年報紙的貞觀新貴,對“鐵道”這個新事物,並沒有陌生感。

    “漢安線”東宮之前,《洛陽日報》就已經吹風了一年多,各種“蒸汽機”模型和應用安利,也早就為人所知。

    最出名的,便是“永興象機”,哪怕是現在,從武漢學到一點技術的地方巨頭,隻要是涉及到采煤業和煤炭加工業的,複製一台“永興象機”,甚至連0版本都不是,造出來也不會虧本。

    精英基層對新技術的應用,基本都做到了心中有數。

    所以,當弘文閣對外公布“三縱一橫”鐵道線路的時候,薛仁貴的名字隻是在報紙上一閃而過,逆旅、客舍的報、雜誌上混了個臉熟,但這不妨礙他第三次“威震華夏”。

    即便版麵很少,但鼓吹薛仁貴是湖北省兩條鐵道線路的“守護神”,卻三兩頭沒有停歇的意思。

    整個官場和民間的氣氛,逐漸把薛仁貴的形象在推高。

    不管是在湖北還是在京城,薛仁貴絕對算得上是“政壇明星”。

    有識之士以及兩朝老臣們都敏銳地把握了一種變化,那就是,以往“養望”的方式,可能將會在貞觀二十六年之後,徹底失效。

    市場,或者貞觀朝君臣百姓這些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每掏出一個開元通寶在投資一項事物的時候,要看到它的全貌,要看到它的真實。而真實,需要曝光需要描述需要活靈活現。

    舊有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這一刻,徹底沒了意義。

    或許經過很漫長的一段浮躁期之後,人們又會返璞歸真,但是現在,“逐利”這種性,使得人們更相信薛大鼎、王中的、薛仁貴等等長期為人所知的“能吏”。

    那些個孤高的“深藏功與名”之輩,不管他們是不是真有才能,為了穩妥地實現自身財富的大規模增值,人們也會選擇放在一旁。

    隻有等到他們把自己的業績拿出來,在陽光下曝曬,才會受到人們的追捧。

    有鑒於此,那些個看到其中內在變化的頂級精英,麵對薛仁貴的第三次“威震華夏”,其震驚的緣由,和旁人是大大不同的。

    甚至見慣了大風大浪,一向都是淡然處之的唐儉,在張德那裏吃酒的時候,也是一臉震撼地歎道:“貞觀吏治之變化,始於今日啊。”

    “怎麽?茂約公以為不妥?”

    老張笑嗬嗬地給唐儉倒了一杯酒,二月裏的黃酒,溫熱暖胃,對老者很是友好。

    嘬了一口,唐儉點點頭又搖搖頭:“妥或不妥,實話,老夫著實不知。操之啊,老夫一生不落人後,自認當世之英雄,便是去年,老夫也不以為差了薛仁貴這等輩幾何。”

    “如今再看……”

    頓了頓,唐儉把黃酒一飲而盡,一聲長歎,“垂垂老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