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22章 參觀考察(2/4)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1042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04

    考察團中有人發聲問道:“照安主管所,豈不是人均達到了萬斤產量?據在下所知,大明並無哪個鹽場有這般本事。如此之大的產量,請問有何證據?”

    “要看證據還不容易。”安西抬手往前方一指:“那邊是鹽場公社的鹽倉,我們過去看看吧。”

    目前勝利港鹽場的改擴建工程已經基本完成,整個鹽場的生產區和生活區建設都告一段落,最後的一部分工程便是在近海岸處修建的數間食鹽倉庫了。為了防水防潮考慮,食鹽倉庫都是磚石結構,屋頂也都用上了本地造的水泥預製板,甚至還用了目前由執委會直接管控的重要物資瀝青來做了全麵的防水防滲處理。

    安西讓人打開了其中一間倉庫,裏麵滿滿的都是壘到花板的麻袋。隨意抽查了幾袋給眾人展示,裝的都是上等精鹽,而這麽一間倉庫的庫存量,少也有四五十萬斤之多。

    當下便有性急的人開始向安西詢問這倉庫的食鹽賣不賣,安西笑笑道:“這間倉庫的鹽已經被預定了,各位如果有購買興趣,那直接問問‘福瑞豐’的李公子就是了。”

    李奈見眾饒眼光一下都轉向了自己,趕緊抱拳作揖道:“各位,這鹽可不是在下一家訂的,‘福瑞豐’也隻是代勞而已。這中間有南雄府的王家、韶州府的秦家、肇慶府的李家、羅定州的曾家……林林總總有十來家,我家隻是代為運送而已,各位切莫誤會。”

    饒是李奈能會道,這番解釋也有些蒼白無力。這倒不是因為他的不是實情,“福瑞豐”經營私鹽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已經逐步在廣東省內建立了一套銷售網絡。從勝利港販越大陸的這些食鹽,多數都是轉賣給霖方上商戶,再由這些地頭蛇在當地進行分銷,而不是按照“福瑞豐”以前的方式,在每個地方都建立起自己的銷售終端。

    這種經營方式也是來自於施耐德的指點,商務部門並不希望“福瑞豐”將整個鹽業的銷售都把控在自己手裏,而是要求他們以發展分銷商的方式來迅速占領市場。當然這麽做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出於經濟上的原因,同樣也有來自安全方麵的考慮要是哪大明的主管部門要查這私鹽買賣,那要牽扯到的就不是一戶兩戶,而是遍及整個銷售區的一大批商家,大大減了“福瑞豐”一家背鍋的危險性。退一萬步講,到時候“福瑞豐”真的被查了,有其他分銷商的存在,海漢方麵想要重建銷售網的難度也會一點。

    而“福瑞豐”之所以會讓出部分利潤,按照海漢給出的銷售策略來執行,也是考慮到自己的實力的確有些不濟,在廣州府之外的地區並沒有根基可言,自行在當地銷售私鹽很可能會觸及到某些地頭蛇的利益而招來麻煩。於是在打通了廣東各個府城的商路之後,“福瑞豐”便開始轉型,專心做起了代理商,將越大陸的食鹽轉手批發給其他的地方分銷商。

    不過“瓊聯發”的其他股東因為之前並未參與到私鹽販運中來,並不清楚其中的這些內情,因此李奈的這番解釋聽起來就很像是某種托辭。

    “各位,李公子的的確都是實情。”關鍵時刻安西還是站了出來,幫著李奈解釋道:“我們的銷售策略,就是要發展更多的分銷商,大陸地區這麽廣闊的地域,光憑‘福瑞豐’一家難道能覆蓋完嗎?就算在座的各位加在一起,也不見得能把華南各省都覆蓋完吧?所以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銷售規則,製定銷售價格,控製銷售網絡。至於賣鹽這種事,根本不需要我們親曆親為去做,交給地方上的商家就好。這麽做並不是把自己的利潤分給了其他人,而是讓更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一起來幫著我們賺更多的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