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7章 昌化進展(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6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43

    雖然三個月對安南朝廷來絕對算是一個很漫長的時期,但對於海漢建設部的技術人員來,這三個月卻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加班加,去完成原本應該在更長的工期內所承擔的工作任務。

    從海邊的昌化港到石碌的礦藏開采區,直線距離就長達八十裏,不過好在這段路途多數區域都是平原,所以築路的難度倒算不上特別大。工程指揮部的計劃是分段築路,築好一段便向前鋪設一段軌道,逐步向內陸推進。這樣做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各種工程材料和施工人員都能以最快的方式輸送到前線工地,而全線貫通以後,鐵路運輸的便捷性也將為石碌鐵礦的開發提升施工效率。

    就在鄭林離開三亞返回安南的同一,由民團海軍“探險級”三號艦在改裝後承閱蒸汽機車車頭,在經過了一周的海上漂泊之後終於平安抵達了昌化港。

    工業部門為未來石碌鐵礦所準備的機車是經過改型之後今年才開始生產的“大力神二型”,這種新式機車與目前三亞至田獨軌道上所采用的“大力神一型”相比,在體積重量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動力輸出增加了0%,並且無故障運行的時間也增加了近一倍。一部分在“大力神一型”上暴露出問題的零部件都在新的型號上得到了技術改進,一部分關鍵管閥甚至動用了穿越物資儲備,可以這種機車已經代表了目前工業部門所能達到的最高技術水平。

    這個全長超過七米的大鐵疙瘩在田獨工業區製造的同時,造船廠這邊就已經在為了它的運輸問題而改裝船隻了。目前海漢所有的船隻中沒有任何一艘船能夠直接裝載這個沉重的龐然大物,最後海運部隻能打報告讓軍委這邊提供一艘已經開始服役的“探險級”戰船,對其船身進行技術改造,以滿足這個特殊任務所需。

    於是在執委會的命令之下,一艘排水量達到五百噸級的“探險級”戰船被重新拖上了船台,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改造。船匠們拆掉了原來的主甲板,以及用於布置艦炮的二層甲板,製成了一個巨大的凹槽貨艙,以便裝入預定的大型貨物。而在此同時,勝利港和昌化港的貨運碼頭也都進行了相應的改建,將“新世界號”上拆下來的兩套吊裝設施裝到了碼頭上。

    如果不是已經經過了兩年的運作,這種需要眾多單位協作進行的項目恐怕會出現許多問題。而這次由執委會親自出麵協調,各個單位一起出力,在確定石碌項目的開發期限後僅僅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做好了相應的工作。

    機車在運至勝利港之後,用畜力從專門的軌道直接拖到了碼頭上,然後進行吊裝。這個環節大概是讓所有人最為緊張的部分,重達好幾噸的機車頭在鋼絲纜繩的牽引下緩緩地放入特製的貨艙中,直到鬆開纜繩,船身沒有出現明顯的傾斜,眾人才總算是集體鬆了一口氣。

    “探險級”戰船的承載力倒並不是問題,原本船上的火炮加在一起的重量就已經大大超過了這輛蒸汽機車,但當初布置火炮是經過了反複計算和長時間的配重平衡試驗,而吊裝這個大家夥卻根本沒法在事前調校,隻能依靠技術人員的經驗來完成。好在最後一切順利,機車上船之後沒有影響到船隻的平衡。

    不過在運輸的過程中,仍然是絲毫都大意不得,越之雲親自擔任船長押船。船隻一直沿著近海航線行進,以便盡可能避開海上的浪潮起伏。以“探險級”戰船的性能,原本兩三就能抵達昌化,但在裝了這個大家夥之後,則是足足在海上走了一個禮拜才到。

    在抵達昌化之後,花了足足兩個時的時間,才將機車從船上重新吊裝到岸上。不過機車到了之後並不能馬上就投入使用,為了防止意外,有相當一部分比較重要的零部件在航運前就提前拆下來單獨運輸,都需要在昌化這邊進行再次裝配。另外昌化這邊所鋪設的軌道距離也非常有限,僅僅一個多月的施工時間,目前也隻完成了昌化港到昌化縣城北部這段不過兩三公裏的路基鋪設而已,連鐵軌都還沒有完全鋪設到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